Saturday, April 30, 2011

三毛有写篇文章,是关于她还是小孩的时候偷东西的经历。那篇文章里头描述那种非常想偷,偷了又不安,最后似乎被揭发之后的心理,非常地能够和我起共鸣。那文章类似说过:小孩子都偷!对此我是非常赞同的。为什么呢?因为我正是个会“偷“的小孩。偷,我干下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四案,至此是“念念不忘”,看来这些记忆也是随伴我一生,挥之不去的了!

一案是偷自家人的:爸爸的邮票。小学的嗜好就是收集邮票。收集邮票嘛自然是收集能够令人眼红羡慕,值钱的邮票,两角钱的油棕和三角钱的稻草、山竹红毛丹等辈邮票等等绝对不收。要收就要收古灰色的罕见邮票。和朋友间来到学校交换邮票,换来换去就是那几款,是没有新意的,直到有一天,爸爸看我和姐姐收集邮票收得凶,一时兴起便把他的珍藏搬出来,那时才知道爸爸才是集邮专家,超大本的集邮簿被层层厚厚的玻璃纸包裹着,里边还放了干燥粒子,真是讲究。另外,有特别好几本的小集邮簿本子和现在的集邮簿是不一样的,集邮簿是一张张黑纸,而邮票是用一小细片玻璃胶纸被固定着整齐地贴在黑色纸上。由于邮票的背景是黑色的,因此更显华贵。看着那里头一套套完整的珍贵邮票,着实喜欢。想来那时是贪痴心起,结果便有念头:如果爸爸死了,我应该会继承我爸爸所有全部的邮票吧!


两角钱的油棕和三角钱的稻草邮票

我和姐姐忙着和爸爸讨要邮票,(爸爸也给了不少)但是就是没有讨要那小本子里头的邮票。为什么呢?因为心知肚明呀,那些邮票爸爸决计是不会给的,一整套一整套齐齐整整的,哪有拆伙的道理?况且这么珍贵,都粘死了,咱们是决计不敢,也没脸去要那些邮票。接下来,我更热爱集邮了,满脑子都是邮票,并以爸爸的集邮水准和品味为榜样。然而和同学朋友间换来又换去,又能换出什么样的晴天呢?毫无突破!只好趁只剩我一人在家的时候,或者半夜爬起来,偷偷搬出爸爸的集邮簿,翻来又翻去,反复地玩味着爸爸的邮票,心里头满是羡慕和钦佩的滋味!


令我垂涎的邮票

这样偷偷翻了几次爸爸的邮票,长久下去便满足不了我——想要占为己有的欲望越来越强烈!终于在其中一个半夜,我终于把邮票从那黑色小本子那里硬硬弄了出来!我真的偷了我爸爸的邮票!!过程是无惊无险。只不过偷了邮票后留下的痕迹也太过明显了——一原来整套的邮票就在那个地方空了一地,是很抢眼的。但是我又能怎样呢?饭已成粥,哪有放回去的道理?隔天我便把集邮簿带上学校,让朋友看看“我的厉害”!我也因此高兴了好几回!只不过朋友问起:“你这邮票哪里找到的呀?我是又神气又心虚地故弄玄虚:“不和你讲!”然后就“扬长而去”。

我占着这几张邮票,风平浪静过了好几个月。这期间也曾再偷了几张,偶尔也忘了我爸爸邮票的珍贵,竟把它们换了出去。直到有一天十一点多差不多要睡觉的晚上,我在客厅猛然看见我爸爸拿起一张椅子竟然爬上那壁橱上,抓上了他的邮票小本子来了!爸爸是要欣赏他的收藏呀!这可真糟,万一爸爸发现他的邮票不见了怎么办?不,绝不是万一!被发现的可能性是很高的!爸爸一定会发现他心爱的邮票不见了!我真是万分莫急,不过还能如何呢?只好立刻故作镇定地佯装上楼睡觉去。我只能祈望爸爸什么也没有发现!另外我还懊悔我自己的愚蠢,有什么可以回到过去改变我的行为吗?没有。睡觉吧,是的,只有睡觉了!我躺在床上到底是睡不着,坐卧不安。不懂过了多少时辰,最不愿意来的,还是来了……

“豪。”

“吓?”

门开了,灯开了。我坐在床上,呼吸困难。

“你偷拿我的邮票?”

完蛋了。真的被发现了!我无可遮拦。

“嗯。”

“哼!去拿你的邮票簿来。”

罪行我已招。脑袋已经空白,现在我只有照做,拿了邮票簿回到房间。

“偷了那一张?”

我一面一面翻,用食指指着一张张爸爸的邮票。

“这一张呢?”爸爸指着一张十块钱的长臂猿邮票问道。

“不是,这是我和朋友换的。”那张邮票是罕见值钱的,爸爸是内行人一眼就看出,也生起怀疑来。不过的确,那张不是偷来的,虽然怕呆了,我还不至于胡乱认罪。另一方面,那可是我其中一个最珍贵的邮票,我不愿那张邮票无故被爸爸拿走。


有了十块钱的长臂猿邮票(右下角),这整套我已收全了。

“真的?不要骗我啊。”爸爸厉声道。

“真的。”我渴望得到我爸爸的一点信任,虽然我知道这件事被揭穿后,我已全无筹码。

“还有吗?”指完最后一页后,爸爸问道。

“没有了。”我说谎。其实还有,不过已经找不回了,因为那些邮票被我换掉给朋友了。我不敢想象如果爸爸知道我把他的邮票换掉了他会怎样,结果我宁愿冒险孤注一掷,讲了骗话。

爸爸不打我,也不喝我,也不骂我。他对我具体做了什么事情我忘记了。不过肯定的是,他曾用福建话说过“自己的儿子”这些字(爸爸对我是不说福建的,只说华语),至今还是烙印在我心上。

训都没训过,他好像就这样走了,或者我忘了。我认为我爸爸肯定非比寻常地生气,不过我能怎么办呢?我爸爸什么也没有表示,留下未知数反而才是让人最担忧的。我整夜极度担心害怕,我很迟才得以入眠。我那晚发了噩梦,我梦见我爸爸如何如何待我,似乎是打我,又有瞪我,或有全家不理不睬之状等等。这是很痛苦的夜晚。

隔天是周末,没有上学。我带着噩梦模模糊糊地醒了起来,我不能面对整个世界,无法面对全家人。我是偷自家人东西的可恶之人。除了呆在房间,我不敢下楼,我哪里都不能去,因为我害怕全家人会投以我怎样的眼光。我赖在床上,入睡便是噩梦,醒着时的阳光告诉我必须面对真实的世界,如何是好?

一直到了十一点,楼下都没人上来唤我下来。我不知道爸爸在楼下,我肚子饿了,到底是自己一个人走下楼去,爸爸在家,妈妈在刚煮好了午饭。我刷了牙后,便到圆饭桌一个人独自吃饭。我妈妈走过来坐下。

“你偷了爸爸的东西?”

“嗯。”

“敢死呀你!”

“……”

(我干下的这一案到此就告一段落,过了两三天之后我慢慢恢复了我的童年生活,那种强烈的罪恶感慢慢地淡了下来。另方面,我爸爸再没计较这事,没打没骂也没谈过。经过此事之后我竟不再集邮了。再然后,我爸爸将我的集邮簿收起来,我暗中寻觅,发现是和他的集邮簿放在一起。我不曾和爸爸要回我的集邮簿,因为毫无脸目索要。至今,我再不曾和我爸爸谈起“邮票”这两个字。)

Wednesday, January 26,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


2011年来临,一月开学。二、三、四月实习,五月实习回来混考试,然后就是假期。2011前半年大致上就是这样的规划。这第一个月,我的计划原本是来个有“主题”的阅读,主题就是政治的书籍(可能是因为我认为大选要到了)。开始前,我有个想法:不如把这《如何阅读一本书》先看完,再看我的“主题阅读”,可能效果更佳。因此,我打算用三四天的时间赶快把这本书吞掉,然后才开始阅读政治论述性书籍。然而往往事与愿违,最后结果是我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把这本书看完,这也许是必然的结果,因为这本书很难能看得太快(当然也不是说看得太慢很应该)。

看完书,做出整理后,拜光宏和泰忠一向“欺人太甚”的作风所赐,我才获得写这读后感的动力,因此我要感谢你们两位啦!

在开始《如何阅读一本书》读后感之前,我想要分享我在最近的日子里所观察到的一些事,而有的一些想法。

“我的问题在哪里?”
目前学院班上的情况,大家主要还是处于浓厚的“准备行动研究”的气氛当中。在我们的班上行动研究课程的讨论中,行动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发掘或反思之前在学校实习所面对的问题。然而,这个对那些一向来实习表现良好的同学造成很大的困扰,因为会纳闷:“有什么issue呢?之前教都没有什么大问题,学生真的是教了会懂呀!原本都没有问题,要怎么搬一个问题出来呢?”。另方面,那些实习还有待改进的同学呢,就算能轻易构想到教学的问题,也是比较技术性的问题,只要经验累积就能改变,而其实不必大费周章,用一个月的时间来“行动”和“研究”。

另外,有补习的朋友也有相似的情况。他们说:“越补越闲哪。已经很熟了,现在根本不用准备,直接上场去教就可以了。”我的看法是:他们已经很适应补习的情况,能够轻易地和学生互动,教学也很顺利。询及补习所面对什么样的问题时,通常的答复是:“(沉默)”,或“没什么问题,这样教”,也可能“不错啊”。他们也许主张:不管你用什么方法啦,behaviorism,constructivism,student centered 还是teacher centered也好啦,只要学生懂做,就是好办法。

于是乎,我要重复问的是:真的是没有问题吗?你确定真的是没有问题吗?你确定这样子真的是够好了吗?而这个也是你的最好吗?


问题在于眼光——学然后知不足
其实我认为不可能没有问题。而且我们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你不知道你自己其实有问题!生了病还不要紧,你可以去医治,怕就怕在不知道自己身体有病;坏事做了也不要紧,懂得忏悔生惭愧心就好,最恐怖的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做了坏事已经伤及别人。同样的情况迁移到教育上,我们必须警惕和敏感于自己的教学上的问题。

然而,不能说要警惕就警惕,要敏感就敏感。反思的能力不是说有就有(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反思),是需要一定的修为和功力的。正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名:教学相长。”寻根究底,我认为根本问题在于学得不够多,也不够高,因此没有“眼光的高度”。看得不够高,就不知道自己可以走到哪种境界,所以自然地,很难看到自己的问题,也难怪觉得自己没有问题。就像身为马来西亚人,眼光如果只落在那些落后的国家来相比较,你可以有很好的自我良好优越感,但是你很难能想象我们的国家还可以进步到怎样的地步。进一步,那么要如何才能提高眼光的高度,反思的能力呢?很有信心地,我的答案是:好的阅读。好好地多读几本好书,坚持下去,你会得到你意想不到的改变和乐趣。阅读是通往理解的道路,一个人理解过去,才能传承传统,开创未来。

就如《如何阅读一本书》所主张的,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就是向比我们更“高杆”的人学习。而我们也要知道如何向他们学习。如今我周围的教育环境已经不容许我指望有老师的指导,而是仰赖书本的指导了。因此,如果要继续学习和发现,就要学习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读得多不如读得好(当然最好是读得多又读得好啦!),为了使阅读更优质,更有效率,我们必须知道“如何阅读一本书”,也就因此我选择了《如何阅读一本书》这本好书。

回到正题——读后感
以我个人的取向,我是以《分析阅读》为整本书的最重点内容。因此也在这个部分花了较多时间去整理。虽然书中提出:阅读的终极目标是主题阅读,但是就我个人而言,我压根就不曾有过主题阅读这样的经验,所以也就很难有什么样的感触。无论如何,我还是对主题阅读有了一个整体概念。就积极面来说,通过这本书,我方知道原来阅读最高的层次可以到哪样的地方。也就因此,我的阅读的境界在将来也多一种可能。需要坦承的是,这样的层次,是我之前不曾想象过的,也是我无法想象到的。

话说回来,很明显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是一本实用型的书。我身为读者的责任就是如果同意作者的话就应该接受并实践书中的指导。目前是正在尝试中,过程中有时觉得还蛮困难的,也许是因为不习惯吧,需要常常很清醒地知道自己少做了什么。不过,很多时候我发现到其实我自己之前偶尔已经使用书中的一些规则了,虽然有些小出入,但是原则上的意义还是一样的。在之前尤其是看论述性的书时如《学校在窗外》,《童年与解放》,《经典这样告诉我们》时,我已经有去注意作者如何把他的整个论述架构起来,并不自觉地可以分辨哪些是作者的主要的论点,哪些是支持他结论或观点的依据等等。由此,我认为,其实书读得多的人,阅读能力普遍来说就越高,不过前提是他必须是一位有自我要求的读者。《如何阅读一本书》发挥的作用是,指导如何阅读,一方面减少读者走冤枉路,另方面是提高阅读的层次要求和高度。

书中有些对我来说很新颖的观点,尤其是分析阅读的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主要就是通过找出词义、主旨和论述,努力和作者达成共识。语言不是完美的沟通桥梁,当中有很多灰色地带会阻碍读者和作者之间讯息传达的阻碍。阅读书时,读者就要特别留意和作者达成共识,并正确地诠释作者要表达的观点。书中提到,那些看不懂的字或句子很大可能是关键字句,而读者必须努力去推敲。对于这个,我近来的阅读中有所留意,也验证了其正确性。

分析阅读的第三阶段让我省思于:如何做个真正负责任的读者。比如说,就算同意或对作者的主张没有意见,也要提出理由来:为什么你同意?为什么你没有看法?这点我鲜少做到。阅读要有修养,而受教也是一种美德。说起来,《如何阅读一本书》也蛮能和人文连接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的作者所秉持的阅读的态度,其实不单只是在于阅读,我觉得它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应该如此。为此我亦得启发不少。书中作者有时会提出一些现象和一些比较尖锐的观点。如下面一段书中的文字:

……问题在许多人并不认为争议是教导与受教的一个过程。他们认为一切都只是观点问题。我有我的观点,你也有你的观点,我们对自己的观点都有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就像我们对自己的财产也有同样的权利。如果沟通是为了增进知识,从这个角度出发的沟通是不会有收获的。这样的交谈,顶多像是一场各持己见的乒乓球赛,没有人得分,没有人赢,每个人都很满意,因为自己没有输——结果,到最后他还是坚持最初的观点。……
读完这本书后,我又思考回之前我的一些看法:这本书应该越早读越好,趁早接触书中的指导,并实践与阅读中,那么阅读每本书的效率和回报就会更好。所以最好一开始阅读前就先看这本书。然而,我现在的看法未必如初。假设一个人从来没有阅读书本的习惯,而他真的第一本读的书就是这本书,就效果而言情况会是怎样的呢?

我猜结果是他会很勉强的读下去,因为无法把自己的经验和书中的内容相连接,而这样会导致这本书无法有效地为那位读者给予指导。我认为要阅读这本书,得把平时阅读的经验和书中所述的情形相比较并碰撞才能够体会理解,因此到底还是需要平时一些阅读的底气才是最佳。

关于《如何阅读一本书》的读后感大概写到这里。写的要点不多,我也只是大概抓几个感想来写写。到底它是实用型的书,需要的是真正实践出来。实践后感想肯定会更多吧!总而言之,它是一本好书,爱好阅读的朋友,应该认真地好好阅读这本好书!


Monday, January 17,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第三阶段——结篇)

主动的阅读不会为了已经了解一本书在说些什么而停顿下来,必须能评论,提出评论,才算真正完成了这件事。一个人如果不能自动自发地运用独立的判断力,他根本就不能学习。因此,最能学习的读者,也就是最能批评的读者。

第一个规则:在你说出“我同意”,“我不同意”或“我暂缓评论”之前,你一定要能肯定地说:“我了解了”。
除非你已经完成大纲架构,也能诠释整本书了,否则不要轻易批评。(在你说出:“我懂了!”之前,不要说你同意、不同意或暂缓评论。)如果一本书会启发读者,就表示作者高于读者,除非读者完全了解这本书,否则是不该批评的。即使是阅读专家,也必须跟初学者一样,不等到他完全了解是不能开始的。作者完成他的工作,让读者齐头并进。完全了解的读者就应该表现得像是他的同辈,可以与他对话或回话。

上述三种意见代表了所有的评论立场。同意与不同意对方说法,都一样要花心力来做判断。毫无了解便同意只是愚蠢,还不清楚便不同意也是无礼。暂缓评论也是评论的一种方式。你在说的是,无论如何,你还没有被说服。说出“我不懂”也是很重要的评断,这只能在你尽过最大努力之后,因为书而不是你自己的理由才能说这样的话(但是你也要特别注意其中有没有错在你身上的可能)。

第二个规则:当你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时,要理性的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要无理地辩驳或争论。
不要争强好胜,非辩到底不可。如果你知道或怀疑自己是错的,就没有必要去赢得那场争辩。多数人会以赢得辩论为目标,却没有想到要学习的真理。抱持这种心态来阅读的人,只是想在书中找出反对的地方而已,鸡蛋里挑骨头,对自己的心态是否偏差则完全置之不顾。

读者必须了解到,与作者的对话中,真正的好处是他能从中学到什么;如果他知道所谓的赢只在于增进知识,而不是将对方打败,他就会就明白争强好辩是毫无益处的。就像反对一样,读者也要有同意的心理准备。不论要同意还是反对,他该顾虑的都只有一点——事实,关于这件事的真理是什么。

第三个规则:化解争议。尊重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在任何评断之前,都要找出理论基础。
在说出评论之前,你要能证明自己区别的出真正的知识与个人观点的不同。这是提出批评之前的另一个条件。我们必须认为,不同的意见有助于解决某个问题。一个人在与别人对话时,就算有不同的意见,最后还是有希望达成共识。

争议可以在学习中获得解决,如果真正的知识是争议的焦点,那么是可争辩的事物。借由达成共识或心智的交流就可以消除。透过相关证据的公开,彼此可以借由理性来达成一种理解,进而解决原始的争议议题。

当读者发现自己与书中某些观点不合时,就要用这个规则了。这个规则先有两个要求:先确定不同的意见不是出于误解。第二,自己真的了解本书,而且确实毫无疑问,并不会轻易提出评断。接下来,读者就真正的知识与个人的意见作出区别。还要相信就知识而言,这个争议的议题是可以解决的。一个读者如果不能区别出知识的理论说明与个人观点的阐述,那么就无法从阅读中学到东西。

如果读者的基本兴趣是书籍本身,对于自己有责任评论这件事就要认真看待。读者要就真正的知识与他个人观点以及作者个人观点不同之处,作出区分。他必须为自己的观点找出理由来。如果赞同作者的观点,那就是与作者分享同样的理论。但是如果不赞同,一定要有这么做的理论基础。

公正评断一本书的建议:
在辩论时要有礼貌又有智慧。当读者不止是盲目地跟从作者的论点,还能和作者的论点针锋相对时,他最后才能提出同意或反对的有意义的评论。

有些人误以为两人之间如果可以互相了解(读者已经完全读懂一本书),便不可能不同意对方(作者)的想法。他们认为反对的意见纯粹来自不了解。然而,“同意”其实是包含两种意义的。如果我们误解了你的意思,那么我们的不同意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假设这个误解被纠正了,仍然可以有两种答案——同意或不同意。这时如果我们不同意,我们之间就出现了一个真正的议题。我们了解你的立场,但我们的立场与你相反。

现在假设你读懂了一本书,但是却不同意作者的状况(因为为作者在某一点上出错了,而这是事实)。那么要做到理想化的辩论就必须满足以下三种条件:
第一点:争辩时要注意你会带进去的情绪。否则你的争论会流于情绪化,而不是在说理了。当你的情绪很强烈时,你可能认为自己很有道理。

第二点:你要把自己的前提或假设摊出来。你知道你的偏见是什么——你的预先评断。否则你就不容易接受对手也有不同假设的权利。一场好的辩论会不会为假设而争吵的。如果你的偏见正好在相反的那一边,而你又不肯承认那就是偏见,你就不能给作者一个公平的机会表达意见了。

第三点:派别之争几乎难以避免的会造成一些盲点,要化解这些盲点,应尽力尝试不偏不倚。争论时应该多一点理性的光,少一点激情的热,每个参与辩论的人至少都该从对方的立场来着想。不能用同理心来阅读一本书,反对意见会更像是争吵,而不是文明的意见交流。

*** ***

批评式的阅读,是可以相当有纪律的。以下是摘要说明一套指出四种站在对立角度来评论一本书之道。在读者说出:“我了解,但我不同意”之后,他可以用以下的概念说明:
(一)你的知识不足(uninformed)
这是说作者缺少某些与他想要解决的问题相关的知识。要支持你的论点,你就要能阐述出作者所缺乏的知识,并告诉他这些知识如何与这个问题有关,如果它拥有这些知识会让他下一个不同的结论。

(二)你的知识有错误(misinformed)
这是说作者的理念不正确。作者所说的事实或可能的事实,其实都是错的,而且是不可能的。除非这样的缺点影响到作者的结论,否则并不必要指出来。要做这个评论,你必须能说明事实,或是能采取比作者更有可能性的相反立场来支持你的论点。

(三)你不合逻辑——你的推论无法令人信服
这是说作者的推论荒谬。荒谬有两种形态,一种是缺乏连贯,另一种是事件变化的前后不一致。要批评这种问题,作者一定要能列举精确的证据,而那是作者的论点中所欠缺的使人信服的力量。只有当主要的结论受到这些荒谬推论的影响时,这个缺点才要特别的提出来。

(四)你的分析不够完整
这是说作者并没有解决他一开始提出来的所有问题。严格来说,这一点并不能作为不同意一个作者的根据。我们只能就作者的成就是有限的这一点儿站在对立面上。然而,当读者找不出任何理由提出其他批评点而同意一本书的部分理论时,或许会因为这第四点,关于一本书是不完整的论点,而暂缓评论整本书。站在读者的立场,暂缓评论一本书就是表示作者并没有完全解决他提出的问题。

总结:
第四个批评点与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是息息相关的。拟大纲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诠释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知道作者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尚未解决。批评一本书的最后阶段,就是要检视作者论述的完整性。这跟全书大纲,作者是否把问题说明清楚,也跟诠释一本书,衡量他多么完满地解决了问题都有关。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第二阶段)

分析阅读的第二个阶段,主要是诠释一本书的内容。你会想起的问题是: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如何叙述的?

第一个规则:诠释作者使用的关键字,与作者达成共识
一个单字可能代表许多不同的词义,而一个词义可以用许多不同的单字来解释。如果一个作者用了一个单字是这个意义,而读者却读成其他的意义,那么双方没有达成共识,沟通也就没有成功达成。

找出重要单字,然后找出共同的词义,透过他们与作者达成共识。这个规则的目的是诠释内容和讯息。有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找出重要单字(处理语言问题)。第二部分是确认这些单子在使用时的最精确意义(处理语言背后的思想涵义)。

第一部分:找出关键字
一般上作者所用的字跟一般人日常谈话时的用字差不多,他相信读者可以理解,而且熟悉这些字眼的模糊地带,能够从上下文不同的地方看出不同的含义来。在读者,如果你了解那些段落的意思,当然会知道其中哪几个字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不完全了解某个段落的意思,很可能是因为你并不清楚作者是如何使用一些特定的字眼。

因此,从一个读者的角度来看,最重要的字就是那些让你头痛的字。也有可能,对作者来说很重要的字,对你却不成问题——因为你已经了解那些字(那些字已经算是你的日常用语)。在这种情况,你与作者就是已经找出共同的词义,达成共识了。

以上的方法是消极地排除日常用语。以下是以积极的方法找出关键字。
第一,作者会开诚布公的强调某些特定的字。他会用很多方法,如用不同的字体来区分,或者明白的讨论这些字眼不同的意义,以引起你对这些字的注意。

第二,每一个知识领域都有独特的专门用语(technical vocabulary)。读者得凭以往对这个领域的知识来寻找。分析一本书的架构(按:分析阅读第一阶段)的规则,可能帮得上忙。如果你知道这是什么种类的书,整本书在谈的主题是什么,有哪些重要的部分,将大大帮助你把专门用语从一般用语中区分出来。积极来说,只要熟悉一下那个领域,你就能找出这些专门的单字;消极来说,你只要看到不是平常惯见的单字,就会知道那些一定是专门用语。

第三,作者与其他作者争执的某个用语就是重要的字。
最后,大多数读者的问题,在于他们根本不太注意文字,找不出他们的困难点。他们区分不出自己很明白的字眼与不太明白的字眼。因此你一定得保持对不明字句的敏感,要努力去注意文字,找出它们所传递的意义。

第二部分:找出字义
首先要判断,这个字是有一个还是多重意义。如果有多重意义,要看这些意义之间的关系如何。然后,注意这些字在某个地方出现时,使用的是其中哪一种意义。看看上下文是否有任何线索,可以让你明白变换意义的理由。

你一定要利用上下文自己已经了解的所有字句,来推敲出你所不了解的那个字的意义。这是唯一的办法。整个过程有点像是在玩拼图时常识错误的方法。你所拼起来的部分越多,越容易找到还没拼的部分。一本书出现在你面前时,已经有一堆各就各位的字。一个就位的字就代表一个词义。越了解那些已经就位的文字局部透露的景象,越容易和剩余的文字找出共同的词义来拼好全景。

值得读者注意的是,一个单字可以有许多不同意义的字,在使用的时候可以只用其中一个意义,也可以把多重意义合起来用。其次,还有同义字的问题。许多作者会在书中使用一些意义相同或是非常相似的不同的字,来代替行文中哪些重要的字眼。最后,就是片语(phrase)的问题。有时一个片语是个独立的单位,那就可以把它当一个单一的字来看。因此,一个词义,可以用一个字,也可以用一个片语来表达。

第二个规则:从最重要的句子中抓出作者的重要主旨。
(按:同样的第二个规则也由两个部分组成,首先是找出关键句,其次是找出主旨)

第一部分:找出关键句

将一本书最重要的句子圈出来,找出其中的主旨。主旨所声明的是知识或观点,我们说表达这种声明的句子是叙述句。并不是每一个叙述句都能当做是在表达一个主旨。因为意思不一样,主旨也都不同,但是句子却是相同的。另外,就算用字没有歧义,一个复合句也可能表达一个或两个主旨。再说,同一个主旨也能用两个或更多不同的句子来说明。

从读者的观点,对你重要的句子就是一些需要花一点努力来诠释的句子,因为你第一眼看到这些句子时并不能完全了解,或者被困惑,而且知道自己被困惑。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最重要的句子就是在整个论述中,阐述作者判断的部分。他沟通的主要核心是他所下的肯定与否定的判断,以及他为什么会这么做的理由。

也许作者会帮助你,比如将主旨写在前面,用不同的字体把主要的句子凸显出来,在字句地下划线等等。关键句的另个线索是,找出组成关键句的文字来。如果你已经将重要的字圈出来了,它一定会引导你看到值得注意的句子。(也可能你是因为对某些句子感到困惑,而将一些字做上记号,由此可见第一步骤和第二步骤是互补的)

最后是找出最主要的主旨的线索。这些主旨一定在一本书中最主要的论述中——不是前提就是结论。因此如果你能顺序找出这些前后相关的句子——找出有始有终的顺序,你可能就已经找到那些重要的关键句子了。

第二部分:找出主旨
如今你已经找到了重要的句子,接下来就是找出每个句子所包含的主旨。另一种说法是:你必须知道句子在说什么。

“用你自己的话来说”,是测验你懂不懂一个句子的主旨的最佳方法。你应该能用完全不同的用语说出同样的意义。此外翻译也能用来测试自己是否吸收了主旨。

作者可能用不同的字来说明同样的主旨。无法分辨出用许多相似句子说明同一个主旨的读者,就容易将不同的句子看作是在说明不同的主旨,而这个人其实根本不懂问题。

另一个测验是:你能不能举出一个自己所经历过的主旨所形容的经验?你能不能就作者所阐述的特殊情况,说明其中通用于一般的道理?虚构一个例子,跟引述一个真实的例子都行。

第三个规则:找出作者的论述,重新架构这些论述的前因后果,以明白作者的主张。
论述——一系列先后有序,其中某些还带有提出例证与理由作用的主旨。一个论述总是一套或一连串的叙述,提供某个结论的根据或理由。因此,在说明论点时,必须要用到一段文字,或至少一些相关的句子来阐述。

如果可以,找出书中说明重要论述的段落。但是如果这个论述并没有这样表达出来,你就要去架构出来。你要从这一段或那一段中挑选句子出来,然后整理出前后顺序的主旨,以及其组成的论述。其实找到主要句子时,架构一些段落就变得很容易了。你可以在书的空白处作上编号,再加上其他记号,把一些应该排序而读的句子标示出来。

一本好书在论述进行时会随时做摘要整理。如果作者在一章的结尾为你做摘要整理,或是摘在某个精心设计的部分,你就要回顾一下刚才看的文章,找出他做摘要的句子是什么。身为读者的义务,你应该知道这本书有些什么论述,而能用简洁的话说出来。

最后,有几件事可能有助于你进一步应用这个阅读规则。首先,记住所有的论述都包含了一些声明。其中有些是你为什么接受这个论述的理由。其次,要有能力区分两种论述不同之处:一种是归纳法,一种是演绎法。第三,找出作者认为那些事情是假设,哪些是能证实的或有根据的,以及那些是不需要证实的自明之理

第四个规则:确定作者已经解决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是未解决的。在未解决的问题中,确定哪些是作者认为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找出作者的解答。你已经跟作者有了共识,抓到他的主旨与论述了,你就该提出更进一步的问题来。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哪些解决了?为了解决问题,他是否有提出了新问题?那些是他知道自己还没有解决的?

你在应用这个规则及其他三个规则来诠释作品时,你可以很清楚地感觉到自己已经开始在了解这本书了。做到这一点时,你可以有机会与作者辩论,表达你自己的想法。



Sunday, January 16,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第一阶段)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有四个规则。而这四个规则是由整体性,有同一个目标的:回答关于一本书的一些基本问题——整本书谈的是什么?整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如何运用一些根本性的次要主要或议题,按部就班来发展这个主题?

规则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做分类。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既然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要如何运用这个规则呢?先检视这本书——用检视阅读先游览一遍。(按:见检视阅读篇)许多人忽略书名或序言,认为将书做分类是没有必要的。其实知道在读的是哪一类的书是很重要的。作者也会花许多努力在前言中作说明,通常也试着想要让他的书名易于读者理解。

阅读书名很重要,但还不够。除非你能在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否则世上再清楚的书名,再详尽的目录、前言,对你也没有帮助。然而,光是将书籍分类到某一个种类中还是不够的。要跟随第一个阅读步骤,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种类的书到底是在谈些什么?只有当你自己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你才能做明智的判断。(按:下面谈的书籍分类法即是作者建议的“分类的标准”。)

书籍的分类法
书籍的主要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进一步,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讲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两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现在在此书,我们要确定的是一个适用于所有论说性作品的基本的分类原则。这也就是用来区分理论性与实用型作品的原则。

实用型VS理论性作品
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而理论所关注的却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和的事,或应该做的事。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类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

历史
历史的本质就是口述的故事,历史是某个特殊事件的知识,不只存在于过去,而且还经历时代的不同有一连串的演变。历史家在描绘历史时,通常会带有个人色彩——个人的评论、观察和意见。

科学
科学则不会太在意过去的事,他所面对的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的事。科学家寻求的是定律或通则。他要知道在所有的情况或大多的情况中,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不像历史家要知道为什么某个特定的事件,会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

哲学
哲学比较像科学,不像历史,追求的是一般的真理。但是哲学家所提出的问题跟科学家又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同样需要思考与观察,只是他们会就不同的观察结果来思考。无论他们如何过的自己想要证明的结论,他们证明的方法就是各不相同: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做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同性做例证。历史学家论证的方式不同,说明事实的方式也不一样何况典型的历史书都是以说故事的形态出现。

规则二:用最简单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我们揣测一个作者想要干什么,想做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对于“整体内容”,你必须要确切清楚的了解才行。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

有两件事得提醒。首先,一位好的作者,会经常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其次是要小心,不要把提供给你的那些书的重点摘要,当做是绝对又唯一的说明。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也不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其正确与真实性。)

规则三: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大纲要也一一列出。
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第三个规则不只是将各个部分排列出来,而且要列出各个部分的纲要,就像是各个部分自成一个整体,各有各的整体性和复杂度。其实不一定得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一本好书。读者则拟自己的纲要,以便读得明白。

找出真正的架构有多重要呢?除非你遵循规则三,否则就没有办法有效的运用规则二。将书中的重要部分列出纲要,并说明这些部分如何印证、发展出全书的主题,就有助于你掌握全书的重点摘要。

概括规则二和规则三的概念,那就是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所谓文章的清楚明白,就是跟纲要的区隔是否清楚有关,所谓整章的前后一贯,就是能把不同的重点条理有序的排列出来。

规则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现作者的意图,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你应该有办法说出整本书想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次要问题是什么,而且能明智的将这些问题整合出顺序来。(那个问题要先后回答的?)

规则四,和前两条规则产生前后呼应的效果。大多数读者对一本书的主体或重点就可能很不清楚,当然,所列出来的架构也是一团混乱。他们看不清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整本书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整体精神。他们所理解的整本书的骨架,也欠缺这个骨架最后想说明的目的。

Saturday, January 15,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前篇)

按:特别开出作者这章,是因为这章是延续检视阅读和这本书主要重心——分析阅读的重要桥梁篇章。照原本的章题是“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我认为作为分析阅读的读者,自然就是会主动提出问题,自我要求的读者。而且一开始作者提出的“主动的阅读基础”,我发现其实就是分析阅读的四大纲。

之后,作者也指导在分析阅读时会用到的技巧和方法:做笔记——让一本书真正属于你自己的方法。

最后(在这里略过不写了),谈到由于分析阅读涵盖了多项规则,作者因此声称必须不断地运作练习,由许多规则中养成一个习惯。由此可见作者费尽心思要让读者对接下来谈到的分析阅读生起勇气和信心。

以我的看法,总括来说这一“桥梁篇”为分析阅读做了三项准备功夫:介绍大纲,辅助技巧,加强读者信心。

主动的阅读基础(介绍大纲)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自己必须尝试去提出并回答以下四个问题。这四个问题是阅读的基本规则,也是分析阅读的主要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你一定要找出这本书的主题,作者如何依次发展这个主题,如何逐步从核心主题分解出从属的关键议题来。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你一定要找出主要的想法、声明和论点。这些组合成作者想要传达的特殊讯息。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你判断这本书是否有道理之前,你必须先了解整本书在说些什么才行(即是上述两项)。光是知道作者的想法是不够的,你会觉得有责任为这本书做个自己的判断。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你一定要问问这些资讯有什么意义。为什么这位作者会认为知道这件事很重要?你真的有必要去了解吗?如果这本书不只提供了资讯,还启发了你,就更有必要找出其他相关的、更深的含义或建议,以获得更多的启示。

如何让一本书真正属于自己(辅助技巧)
要真正完全拥有一本书最好的方法,就是要去写下来。为什么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第一,那会让你保持清醒。其次,阅读如果是主动的,就是一种思考,而思考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些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其实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第三,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记住作者的思想。
以下是几个做笔记可以采用的方法:

1. 画底线——用在主要重点,或重要又有力量的句子。
2. 在画底线处的栏外再加画一道线——底线太长了,可以把划线的部分再强调一遍。
3. 在空白处做星号或其他符号——用来强调书中最重要的声明或段落。也可以将做过这样记号的地方每页折一个角,或是加一张书签。
4. 在空白处编号——书序编号作者某个论点发展出一连串的重要陈述
5. 在空白处记下其他的页码——强调作者在书中其他部分也有过用样的论点等。这样做能让散布全书的想法统一起来。
6. 将关键字或句子圈出来——和画底线是同样功能。
7. 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笔记——你可能把问题(或答案)在空白处记下来,或将简化论点说明在书页的空白处。或是记下全书所有主要论点的发展顺序。

书中也介绍了三种类型的笔记:
1. 结构笔记:笔记的主要重点是全书的架构。
2. 概念笔记:所记的是作者和自己的观点。
3. 辩证笔记:这是针对一场讨论情境的笔记。

Friday, January 14,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


检视阅读前,一定要精通基础阅读——虽然不见得要每句每字都读得透彻,但已经能掌握主要句子与章节的意义了。检视阅读一共有两种。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事,对刚起步的阅读者来说,最好是将两者区别为不同的步骤与活动。

检视阅读一:有系统的略读或粗读。
首先,假设去到书店,遇到两种情况:

第一,你不知道自己想不想读这本书(值不值得花时间去读),但你觉得书中的资讯与
观点就起码会对你有用处。

第二,你想发掘所有书的内容,但时间却很有限。

这样的情况下,你一定要做的就是略读(skim)整本书,或是有人说成是粗读(pre-read)一样。略读或粗度是检视阅读的第一个层次。你的目标是要发现这本书值不值得多花时间仔细阅读。其次,略读本身也能告诉你许多跟这本书有关的事。你将会知道作者主要的主张是什么,和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以下是如何检视阅读的一些建议(规则):
1. 先看书名页,然后看序(如有)
注意副标题,相关说明、宗旨、作者写作本书的特殊角度。在这里,你对这本书的主题已经有概念了。你也可以将这本书归类。

2. 研究目录页
这是要对这本书的基本架构做概括性的理解。许多读者忽略了目录页,其实许多作者花了很多时间来创作目录页。有时一整页的纲要目录,会分卷分章后再加许多小节的副标,以说明题旨。

3.检阅索引(如有)
快速评估一下这本书涵盖了哪些议题的范围,以及所提到的书籍种类与作者等等。如果发现列举出来的那一条词汇很重要,至少要看以下引用到这个词目的某几页内文。而你所阅读的段落很可能就是个要点,或是关系到作者意图与态度的新方法。

4. 读出版者的介绍(如有)
许多书的宣传文案都是作者在出版公司企宣部门的协助下亲自写就的。作者尽力将书中的主旨正确的摘要出来,这样的努力不应该被忽视。

5. 从目录或模糊的印象中,挑几个看来跟主题相关的篇章来看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这些篇章在开头或结尾有摘要说明,就要仔细的阅读这些说明。

6. 把书打开,念一两段,或连续读几页(不要太多)
随时寻找主要论点的讯号,留意主题的基本脉动。最重要的是,就算最后有后记,不要忽略最后的两三页。

检视阅读二:粗浅的阅读
这里的阅读规则是:头一次面对一本难读的书的时候,从头到尾先读完一遍,碰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停下来查询或思索。略过那些不懂的部分,很快你会读到你看得懂的地方。不要被一个看不懂的阻扰或泄气,将全书读完后的了解,能帮助你在后来重读第一次略过的部分时,增进理解。如果碰上困难就停住,最后反而很可能对这本书真的一无所知了。

我们大多数所受的教育,都说是要去注意那些我们不懂的地方。但是如果时候不到(按:什么叫时候不到?)就做这些事,却只会妨碍我们的阅读,而非帮助。

关于阅读的速度
所谓的阅读速度,理想上不只是要能读得快,还要能用不同的速度来阅读——知道什么时候用什么样的速度是恰当的。检视阅读是一种训练有素的快速阅读,不只是因为你读的速度快,而是因为在检视阅读时,你看只读书中的一小部分,而且使用不同的方式来读,不一样的目标来读。

年轻或未经过训练的阅读者,拍摄下来的眼睛在活动时的影片,在阅读一行字的时候会在五六个地方发生“逗留”(fixate)现象。因此读着一行字的时候,只能间隔着看到最多两三个的组合。更糟的是,在每看过两三行之后,眼睛就自然的“倒退”(regress)到原点——也就是倒退到先前读过的句子与哪一行去了。

要矫正眼镜逗留于一点的工具有很多种,其中一个是利用双手训练自己的眼睛,跟着章节段落移动得越来越快。你可以自己做这样的训练:将大拇指和食指、中指合并在一起,用这个指针顺着一行一行字移动下去,速度要比你眼睛感觉的还要快一点。强迫自己的眼睛跟着手部的动作移动。一旦你的大眼睛能跟着手移动时,你就能读到那些字句了。继续练习下去,增快手的动作,等到你发觉以前,你的速度已经可以比以前快两三倍了。(按:感谢作者。这个训练方法我试过,的确比较容易专注,而且没那么容易出现逗留和倒退的现象,有效!)

Thursday, January 13,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

儿童具备纯熟的阅读能力之前,至少会经历大约四个截然不同的阶段。这些都是基础阅读的阶段。(按:书中的这个部分小标题写“学习阅读的阶段”,因此我觉得“学习阅读的阶段”,就是“基础阅读的阶段”)

基础阅读的第一个阶段——“阅读准备阶段”(reading readiness)
这一阶段从出生开始,直到六七岁为止,相当于学前教育或幼稚园的学习经验。这个阶段包括学习阅读的准备工作——身体方面的视力和听力,智力方面的认知能力(以便孩子能吸收与记住字),语言方面的口齿,个人方面的保持注意力,服从等。

阅读准备的总体是否成熟,由测验或经验丰富的老师来评定。一个孩子如果还没准备好就要教他阅读,他可能会不喜欢这样的学习经验,以后的学校教育甚至成人阶段都会受到影响。超过阅读准备阶段,延后接受阅读指导,其实并不是太严重的事。

基础阅读的第二个阶段——“认字,学习读简单读物”
相当于一年级学生典型的学习经验。在美国,学生开始是看图识字。孩子学习基本技巧,如字句的使用、含义、发音等。小学生应该能自己阅读简单的书,而且很喜欢阅读了。另外,孩子神秘般地明白符号的意义。

基础阅读的第三个阶段——“建立字汇,运用课文”
小孩子所用的方法是从上下文所提供的线索,“揭发”不熟悉的字眼。除此之外,孩子也学会不同目标与不同领域的阅读法。阅读是一项可以他们自己来做的事——他们可以因为好玩、满足好奇心,或只是要“扩大视野”而阅读。

基础阅读的第四个阶段——“精炼与增进以上所学的技巧”
这个时期,学生要从小学或初中毕业了。学生开始能消化他的阅读经验——从一本书所提出来的一个观点转化到另一个观点。在同一个主题上,对不同的作者的观点作比较。这是阅读的成熟阶段,几乎可以阅读所有的读物了,但是却还不够老练。青少年就该达到的境界。

值得注意的是,没有达到第四阶段的目标,其中有一个经常不被注意到失败的原因是:过分强调阅读的准备阶段,往往意味着其他更高层次的阅读可能遭到忽视。

Wednesday, January 12,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大纲——阅读的层次

想要增进阅读技巧之前,一定要先了解阅读层次的不同。一共有四种层次的阅读。阅读的层次是渐进的。第一层次的阅读并没有在第二层次的阅读中消失,第二层有包含在第三层中,第三层又在第四层中。事实上,第四层是最高的阅读层次,包括了所有的阅读层次,也超越了所有的层次。

第一层次的阅读——基础阅读(elementary reading)
开始阅读时的问题是要认出一页中的一个个字。这个层次的阅读中,要问读者的问题是:“这个句子在说什么
(最简单表面的的)”。只有当我们完全明白每个字的意思之后,我们才能试着去了解,努力去体会这些字到底要说的是什么。

第二层次的阅读——检视阅读(inspectional reading)
特点在强调时间:规定在某时间内完成一项阅读的功课,抓出一本书的重点。检视阅读是系统化略读(skimming systematically)的一门艺术。在这个层次所问的是表象的问题:“这本书在谈什么?”,“这本书的架构如何?”,“这本书包含哪些部分?”。检视阅读读完一本书之后,无论用了多短的时间,都该回答得出这样的问题:“这是哪一类的书——小说、历史、还是科学论文?”

第三种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analytical reading)
分析阅读就是全盘的阅读、完整的阅读,或是说优质的阅读——你能做到的最好的阅读方式。如果说检视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那么分析阅读就是在无限的时间里,最好也最完整的阅读。如果你的目标只是获得资讯或消遣,就完全没有必要用到分析阅读。分析阅读就是特别在追寻理解的。这里读者会对自己所读的东西提出许多有系统的问题,专注的紧抓著一本书直到这本书成为他自己为止。

第四种层次的阅读——主题阅读(syntopical reading)
另称比较阅读(comparative reading)这是所有阅读中最复杂也最系统化的阅读。在做主题阅读时,阅读者会读很多书,而不是一本书,并列举出这些书之间相关之处,提出一个所有的书都谈到的主题。主题阅读者要能够架构出一个可能在那一本书里都没听过的主题分析。主题阅读不是个轻松的阅读艺术,但却可能是所有阅读活动中最有收获的。(按:时间和内容的问题,目前不打算在第四层次的阅读做摘要)

Tuesday, January 11,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前言

近来看Mortimer J. Adler 和 Charles Van Doren著,郝明义和朱衣译的《如何阅读一本书》。算是边看边实践,因此现在把书中的主要重点和内容,以自己的方式整理出来放在这里。读过这本书的朋友还望可以分享一些看法!


前言

指导“如何阅读一本书”前,作者厘清以下的观念,之后顺着延续书本的主要内容。

1. 新时代的传播媒体(知识)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

答:

“知识”未必是“理解”的先决条件。我们为了“理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都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现代的媒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资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会发生这个现象(现代媒体的泛滥资讯阻碍我们的理解力)的原因是,我们所提到的媒体所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太高,观众、听众根本用不着自己做结论。

(我觉得这里隐约说道,由于媒体资讯的包装,使到大众渐失积极性的思考,失去主动性而阻碍了理解力的发展。由这点而带出下一个问题。)

2. 作者先是提出“阅读越主动效果越好”的结论。过后作者倒回来谈“阅读是被动的还是主动?”的这样的问题。(许多人认为阅读是被动的活动,原因是读者或听众是一种沟通接收器,“接受”对方的“给予”,“发送”。)

答:

作者以棒球赛中的投手和捕手来比喻作者和读者。二者都是进行主动的活动。投手负责“发送”的工作,他的行动概念就在让球动起来。捕手的责任是“接收”,行动是要让球停下来。

把概念往前推:捕手的艺术是能接住任何球的技巧——快速球、曲线球、变化球、慢速球等。同样的,阅读的艺术也在尽可能掌握住每一种讯息的技巧。有些作者知道如何“控球”,比起一个毫无“控球”能力的“暴投”专家,他们是比较容易被读者所接住的。而且,只有当捕手和投手密切合作时,才会成功。作者不会故意投对方接不到的球。成功的沟通都发生与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讯息,刚好被读者掌握住了。双方的技巧融合起来,便达到共同的终点。

此比喻不当之处:球是个单纯的个体,没被接住,就是没被接住。一本作品是个复杂的物件,可能接收得多一点,可能少一点,视读者阅读的主动性和技巧而言。开展出来的结论是:同样的一本书,一个人读得比另一个人好,在于两个因素:读者的主动性,和阅读的技巧

3. 作者为“阅读艺术”下个定义: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你的头脑会从粗浅的了解推进到深入的理解(疑问:我本人其实不明白这个定义从何而来)

然后作者分别两种阅读的目的——“为获得资讯而读,以及为求得理解而读”的差别。

(一)开始阅读之前,我们的理解力已经和读物完全相当。因此,只能增加我们的资讯,却不能增加我们的理解力。
(二)读物的水平比阅读的人高上一截。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能增进阅读者的理解力。双方水准不齐之下的沟通,促使理解更多的事情,而不是记住更多的资讯。

从(二),在两种状况下,我们会为了增进理解而阅读:

(a)一开始不相等的理解程度。作者一定要比读者来得“高杆”,写书时用可读的形式来传达他有而读者所无的洞见。
(b)阅读的人一定要把不相等的理解里克服到一定程度之内,一旦达到相同的理解程度,就完成了清楚的沟通。

结(a)(b),易言之:我们只能从比我们“更高杆”的人身上学习。而我们也要知道他们是谁,如何跟他们学习

4. 作者促读者不要止于吸收资讯,并提出蒙田的“初学者的无知在于未学,而学者的无知在于学后”的两种无知。第二种无知是读错了许多书,读得太广,却读不通。为了避免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的错误,作者分析不同的阅读形态即——指导型的学习,以及自我发现性的学习(我看不到当中的连贯性,即为什么指出两种阅读形态,可以避免以为“读得多就是读得好”的错误。还望指教。)

共同点:不论是哪种方式,只有真正学习到的人才是主动的学习者。指导型的学习是“辅助型的自我发现学习”。医生努力医病,最终是这个病人必须自己好起来。老师努力教书,学生却必须自己能学习才行。学习到了,知识就会脑海中生根发芽。

差异点:学习者所使用的教材上。被指导时,学习者行动立足于传达给他的讯息,依照教导行事。当学习者在没有任何老师指导下开始学习时,学习者则是立足于自然或世界,而不是教导来行动。把阅读的含义放宽松些,自我发现型的学习,是阅读自我或世界的学习。

思考也一定是在这两种学习当中都会出现的东西。思考只是主动阅读的一部分。一个人还必须运用他的感觉和想象力。作者特别提醒:这就是在非辅助性的学习中经常想要强调的任务,而在被教导型的阅读,或倾听学习中被遗忘或忽略的过程。

简单的说,阅读的艺术包括所有非辅助性自我发现学习的技巧:观察、记忆、想象,再者就是分析、省思。这是因为,阅读也就是一种发现。

前言的最后一节,谈这本书的目的。

阅读和倾听都是向老师学习的方式,其实同样是需要被教导的技巧。为什么本书特别强调阅读的重要性,而将倾听当做第二顺位的考量?这是因为倾听是从一位出现在你眼前的老师学习,而阅读却是跟一位缺席的老师学习。如果你问一位活生生的老师一个问题,他可能会回答你。然而,如果你问一本书一个问题,你就必须自己回答这个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本书就跟自然或世界一样。当你提出问题时,只有等你自己做了思考与分析之后,才会在书本上找到答案。进一步来说,一位活生生的老师出现在你眼前时,你从了解他所说的话,来提升理解力。而如果一本书就是你的老师的话,你就得一切靠自己了。

学校的学生有老师。对我们已经不在学校的人来说,当我们试着要读一本即非主修也非选修的书籍时,也就是我们的成人教育要完全依赖书籍本身的时候,我们就不能再有老师的帮助了。如果我们打算继续学习与发现,我们就要懂得如何让书本来教导我们。这就是本书最主要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