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佛法是救世之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笔记(下)

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来说,佛教界实有多种解说,适应人类不同的思想方式所引起。虽不妨说有差异,有浅深,但都有引导趋向修证的方便妙用(这才是佛法)这里试略举中观者(大乘空宗),和唯识者(大乘有宗)的解说:

中观者(大乘空宗)
在中道的正观中,五蕴虽有极强烈的真实感,然一切是因缘所生,在种种关系条件下的综合活动;如寻求究竟的真实,那是不可得的。现实世界的一切,只是因缘关系的存在的特定情形下,形成时空中的存在。(书中有详细叙述观“境”,“心识”,和“根”等例子的无自性,在这里不尽述)。

和空相应的缘起法,是没有自性的。依因缘而有,所以没有孤立的独存(一)性。依因缘而起灭变异,所以没有永恒的不变异(常)性。非一(也就不是异),非常(也就不是断)的因缘有,是非实有(也就非实无)性的。这就是缘起无自性的正观。

从没有自性说,名为空,是胜义空。虽然空无自性,而缘起法相,却在因缘关系下显现。这是“为名为表为假施设”的世俗有。古人简略的称为:“毕竟空而宛然有,宛然有而毕竟空”。说是真实的吗,深求起来,却没有一些真实性可得。说没有吗,确实可见可闻,分明显见。所以空而不碍因缘有,有而不碍自性空(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反之,因为一切性空,所以才依因缘而有;如不是性空,是实有自性的,那就是实有性,是一是常;也不会待因缘而有了。这样,不但依因缘有而显示性空,也就依空义而能成立一切法。这样的因缘有和无自性空,相依相成,相即而无碍。如有而不是空的,就是实(执)有;空而不能有的,就是拨无因果现实的邪空。远离这样的二边妄执,空有无碍,才是中道的正观。

然而,众生心目中的真实性(自形)是错乱的,为其所诳惑,因而起执,生烦恼,受苦,生死流转而无法解脱。唯有依因缘的观照中,深求自性有不可的(“照见五蕴皆空”)才能廓破士自性的错乱妄执,现证“绝诸戏论”的“毕竟空”——一切法控性,而的生死的解脱(“度一切苦厄”)。在信解闻思时以即色即空的空有无碍为正见,不厌生死,不乐涅磐,成就大乘菩萨的正道。

唯识者(大乘有宗)
(由于小弟尚缺大乘有宗唯识学的认识,下文读了多次但还是无法把握清楚,只好暂时搁着,待时机成熟,再做笔记!)

《佛法是救世之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笔记(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是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经》中得来——玄奘译本,前后的文段是: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物色,无受、想、行、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应先理解,“色”和“空”所代表的意义。

“色”等是我们触对的世界,物理(生理)、心理现象的世界。被称为“自己”的身心组合,认识到的境界,就是“色”等,这就是当前的现实。学佛法,是要在这现实(五蕴)中,如实觉照而得大解脱(度一切苦厄)。究竟的修证体验内容,是一般心识所不能意解和想象的;也不是一般语言文字所能表示的。这是什么都不是,连“不是”都说不上的。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说明这个,而只是就众生当前现实身心,指示,引导,使学者在修持过程中,离却颠倒、错乱,而趣向,临入这一如实的境地。在无以名之,强为立名的情况下,就称之为“空”,“空性”(也称无相、无作、不生灭等)。

“空性”,圣者们的体证,是有浅深的;而为一切圣者所共证,是没有差别的。就现实“五蕴”而体证“空相”中,表现为大乘菩萨的,不只是“照见五蕴皆空”,而是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去证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修持上是观法,是趣入“空相”的方便。

小乘的圣者,观“五蕴”而证入“空寂”,意境是“超越”的,是超越于生死的。因而倾向于离五蕴而入空,离世间而证涅磐。从而作体系的理论说明,生死和涅磐各别,形成两项不同的内容。基于这种意解,流露出“遗世独存”、“出淤泥而不染”,离世心切的精神。

另一分证入的圣者,觉得迷悟虽然不可同日而语,而迷者现前的五蕴,圣者现证的空相,绝不是对立物。观五蕴而证入空相,空相是不离五蕴,而可说就是五蕴的;就是五蕴的实相,五蕴的本性。没有离五蕴的空,也就没有离空的五蕴了。这一类圣者,就是被称菩萨的。依蕴而契入空相,意境是“内在”的。真理不离一切而存在,基于这一特质,自然倾向于即俗而真。由此而发为理论的说明,那就“世间即涅磐”,“生死即解脱”,“色即是空”,“无名实性即菩提”了。基于这种特质,而表现为菩萨的风格,那就“即世而出世”,“不离时间儿同入法界”;“不着生死,不住涅磐”;“不离世间”,而流露出“涅而不緇”的精神了!

根源于众生的当前事实,由“色”而趣入“空相”,是佛法的根本问题。菩萨的特质,虽为“即俗而真”,“即色是空”,不离乎世俗,甚至以贪嗔痴为方便。然在修证的过程中,大乘还是“照见五蕴皆空”,还是证入“诸法空相”,“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五蕴是众生当前的事实,熟悉不过的生死现实。修证的目标,当然不是五蕴,而是即“色”观“空”而契入“空相”。在没有契入“空相”以前,也说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所以观“空”而契入“空相”,就是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关键所在。

在方法论的立场上,“色”为什么是虚妄,是假象,是空?为什么这样的观照,能趣向,契入“真如”、“空相”,就都是可以论说的了。修整的方法问题,成为理论问题。解和行相应,从可说可分别,而能导向离言无分别,是佛法的大方便。

《佛法是救世之光》--《法印经》略说-笔记(下)

三解脱门,是空解脱们,无想解脱门,无作解脱门。本经约经历三解脱门而究竟解脱说。“三解脱门同缘实相”,观察的方便不同,而所观的实相(空性)是一样的。

空解脱门
修行的方便是:“如实观察:色是苦、空、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受、想、行、识是苦、空、无常,当生厌离,住平等见。”经这样的如实观察,对矛盾苦迫 的世间,不生爱染心,趣向于出离相对界,而住于无自性空的平等正见。进一步说:“诸蕴本空”。既然本性空,为什么生起?“由心所生”;这是点出了迷妄的根 源。如能做出如实观察,通达法性空而无所取著,就不会起烦恼、造业、造作诸蕴,这就是解脱了。

无想解脱门
了得五蕴本空,即得解脱。但也有观五蕴本空,而观慧中还存有空想——空的意向,这就应进修无想解脱门。经上说“住三摩地”。如实观察,都是要在三摩地(正 定)中的;止观双运,才能深入。如实观色等一切境相,如三灾起一样,一切归于灭尽。一切境相灭尽,那观心中的一切法(有)想,也就不起了。法想所摄的空 想,也不再现起,那就入无想解脱门。贪嗔痴无依而灭。外离六尘,不起我所见;内里离毒,不起我见。我见我所见不起,一切执见不起,截断生死根本,到大解脱 的境地。

无作解脱门
深入无想解脱门,可以一了百了。但也有虽离一切境相,离我我所见,而与观心还有所著,就是生死根源的最深处——内在的自我爱,没有净尽。为什么妄识不尽? 因为执着妄识为自我而有所爱染;有爱染,就有思愿,有造作,而生死不得解脱。如实观察这些妄识:妄识都是依因托缘而起。能生的因缘,都是无常的;所生的妄 识,当然也是无常的,还有什么可爱著的?生灭不住,即生即灭,进而照见妄识,生无从来,灭无从去,契入不生不灭的境地。一切不可的,识也不可的;悟入妄识 性空,无所爱染,不再造作,名为无作解脱门。到此,证知一切法毕竟清净;与一切法无所著,得大解脱,大自在;正如“诸法从本来,常自寂灭相”的空性。

《佛法是救世之光》--《法印经》略说-笔记(上)

小乘说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磐寂静”;大乘说一法印(一实相印)--一切法性空。“空性如是,诸法亦然,是名法印”。这是一法印,指诸佛(圣者)证悟的内容说。又说:“此法印者,即是三解脱门”,这就是三法印,从悟入修行的方法说。

总结,约一切圣者证入说,是空性,称为法印。约证入空性(法印)而能得解脱的法门说,称为三解脱门。

“空性”,指诸佛(圣者)证悟的内容,或称自证境界。本来离名离相,且方便说个名字,名为空性。空性是这样的:

“空性无所有”
“无处所,无色相”。物质的特性是“变碍”。因为有碍,所以有变异。凡是物质,就有空间的属性,就可以说在这里,在那里(处所)。 “无处所,无色相”。空性是无所有——不落于色相的,也没有空间的处所可说


空性“无妄想”
“非有想”。想是意识的取相机,由此取相而成概念。 有想是妄而不实的;这种虚妄分别(妄念妄识),是和诸佛证悟的空性,不相契合。 空性是不落于意识(精神、心)形态的。

空性“无所生,无所灭”
“本无所生”。 世间不外乎色相和心相——物和心。物质和精神,一直都在这样的生灭状态,现出前后不同的形态,而有时间性。 然而生从何来,灭向何处?现代的科学,已进步到懂得物质的不灭;不灭当然也就不生。 佛陀的开示中,心——意识也是这样的;在人类知识的进步中,一定会证明这一论题。 从世俗的见地说,这是永恒的存在,但不离时间的观念,只是想象为不生不灭而已。 然而在时间的形态中,物和心不可能有究极的实体性——自性。一切不离于生灭,而生灭是如幻的、虚妄的,相对的存在;从诸佛自证的空性说,一切本不生,是超越时间性的。

空性“离诸知见”
“非知见所及,离诸有著”。 心境对立,有心就有相(称为妄想),又相就有(执)著,就落于相对(差别)的世界,矛盾的,对立的,动乱的世界。空性是知见所不及的,也就不是这一般认识所能认识的。

*** *** ***

空性不落于色相、心相、时空相、超越于主观客观的对立境界。可说是什么都不是,连不是都不是,“说似一物即不中”。唯有从超越情见,超脱执著去体悟,所以还是称为空性的好。空是超越(竖的、向上的)的意义,不要误解为(横的、向下的)相对的——和有相对的空,才好!

有以为空性和相对界的一切法,完全是两回事:生死以外有涅磐,世间以外有出世。然而,经上说:“当知性空如此,诸法亦然”。空性是这样的不落相对界(不二法门),但并非出一切法以外。空性就是一切法的的真相,一切法的本来面目。

为什么要证入空性呢?修行又有什么意义?自身的起心动念,无始以来陷于矛盾的相对界而不能自拔。在客观和主观的对立中,心物的对立中,时空局限的情况下,没有究竟的真实,完善的道德和真正的自由。唯有悟入平等空性,契入绝对实相,才能大解脱,大自在。

修行是返迷启悟的实践过程。“谛听谛受”,是“闻所成慧”,听闻阅读,对佛法生起深刻的信解。“纪念思维”,是“思所成慧”,也叫“戒所成慧”。这是将深信的佛法,经深思而求实现于三业(思、言、行)。“如实观察”,是“修所成慧”,是依定而起的慧观。既能言行如法(戒),又要心意集中(定),才能生起如实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