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31, 2013

2014

2012和2013年过了。讲真,还真的经历了很多,体会很多,尤其是感情。

2012年,我亲手断送了自己第一段关系和感情,背叛了我应该守护的爱情。由于是背叛,后来迎来的就是一段新的爱情,也因此似乎就不必承受伤害。这样真的很不公平。

新的那一段感情,真的是呕心沥血。从来没有那么疯狂。我就在这一段感情不断地受到伤害,一只面对无奈,到最后就是不得善终。

对一样东西付出了后,会越来越爱,越来越珍贵。
对一样东西没有付出,不会有爱,不会有价值。
付出了就会有重量,约有重量就越重要。伤害也是其中一种重。伤得越多,也许爱得越深,不能自拔。如果到了自己不能承受所伤害的地步,感情也就告一段落。
没有付出,就没有重量。事物没有重量的话,就可以似乎很洒脱地说放下就放下。
这种没有付出过所谓的洒脱是骗人的,假的。真正付出过的洒脱谈何容易。

还有,真正爱一个人,真的准备为对方而改变,你做的一切是为她好,而且真的能够包容对方的一切。我这次深刻体会到这样的情况。
虚假的爱呢?你会要对方改变以顺你的意,而你通常很难满意。你会很容易看对方不顺眼,你每每只准备索取,而且理所当然。再来,一旦为对方付出就感到难为。

有时真的很讽刺,前一段五年,但是分手的像羽毛一样轻,似乎微不足道。这一段一年感情,却伤得我很重,以至令得我有点害怕,将来走感情恐怕都会战战兢兢。

2013年平安夜,我独自一个人过。
跨2013到2014年,我独自一个人过。

我从前似乎很勇敢,因为从来不恐惧孤独,孤单,寂寞。
现在的我发现我之前的那些勇敢是假的,因为我没有真真体会孤独,孤单和寂寞。

没有了你,如今我尝到了真真孤独一个人的滋味。

一个人睡,一个人坐在书桌,一个人回忆过往。

过往的一切,开心、愤怒、低落、甜蜜,所经历的都变成了无奈。

我终于体会了真正的无奈。我终于体会和恐惧孤独、孤单、寂寞、一个人。

过去的一切无奈、不公平已经发生,我不能够抗议。因为不能抗议,只能承受,我真正体会到了心中那团烦恼的火、执着,我真正体会到“无法抗议”而被迫无奈的“接受”,“面对”,“承认”事实的难度。

这两年,是不是真的很多体会?是真的。很多。

这些都过去了。真是不堪回首。

2012年和2013年,工作了两年。我发现自身的优点。

我有特长、坚持、真诚、勤奋。

我也发现到自身的种种毛病。

邋遢、懒散散漫、缺乏集中力、情绪、缺乏纪律、贪婪、不守时。

2014年,新的一年,我没有感情寄托,我没有束缚。我以全新的一种姿态,处理自己身为孤独者所独有的自由。我得向自己负责,交代自由的应用。

我相信,孤独者可以发挥得更尽情,忘我。

2014

我必须好好的控制自己的身形体重。
我可以把书教好,成为受欢迎的老师。
我可以高效率管理图书馆,带动学校的阅读风气。
我可以成为竞智华小和家长岛民们举足轻重的人物。
我能成为Guru Cemerlang,我相信只有有愿,努力奋斗,这条路一定可以走。

这些是我能够做到的,有些事应该早就完成的,为什么没有成功?
因为没有纪律。
因为懒散。
因为有坏习惯。
主要还是缺乏纪律。

有热情,没有纪律,完蛋。
有计划,没有纪律,完蛋。
有想法,没有纪律,完蛋。

我需要高度的纪律,才能完成我要的人生。否则,我也只能随波逐流的份。

我还是希望我可以找到一个我真正爱的人。最好那个人也真正的爱我。这方面,我不会特别去努力追求,我等待。来了,我不抗拒,不拒绝。

新的一年,就让过去的无奈过去吧。忘记那些不愉快的承诺和事情,忘记那些不堪回首愉快和甜蜜的记忆。

新的一年,应该要充满活力和魄力。要充满欢笑和热情。
新的一年,要更勤奋,辛勤和充满牺牲。
新的一年,要有雄心和野心。
新的一年,精神和物质成就一定要提升。
新的一年,自己要更稳重成俗。
掌握自己的方向,要靠定力和纪律。
在现在这每一刻,是影响未来的变数。

2014年,就是这样的期许。

加油



Thursday, October 24, 2013

《顺理成章——希望,给生命力量》读后语录

看完了这本书,把一些引起我思考和共鸣的内容记下。


孝顺
“父母没有不爱孩子的,只有孩子快乐,父母才会快乐。孩子尽孝之道便是令自己快乐,父母看你活出快乐后,他们就放心了。

音乐
“音乐洗涤心灵,无邪念自然不会做坏事”

感情和理智
“Small thing listen your head, big thing listen to your heart”

成熟
“假如你认为你还青涩,你可以继续成长。如果你认为你已成熟,那只能等着烂掉”

年轻和年老
“年轻时要努力赚钱,以确保自己年老不会成为子女或社会的负担”

真正的快乐
“快乐的基础是痛苦的劳动,痛苦的基础是虚荣的快乐”

时间管理
“善于利用时间不只是懂得用策略,背后要有纪律才能做到。孩子一定要有纪律才能教导,学习才会有效,但是遵守者必须心中认同这个规定才会有效,不然会阳奉阴违。”

自由
“自由最重要的一点是以不妨害他人自由为原则,因此社会有法律,学校有校规,同意时要遵守,不同意可以修改。”

“幽默感是四两拨千斤”


这本书给了我很多正确的观念,和我的生活和工作非常贴切、实际,是一本值得一读的书。


Sunday, September 29, 2013

《第七天》读后感

近来的生活再忙,我还是可以趁着图书馆开放时进行阅读。最近读了《第七天》这本小说。

《第七天》是讲述一位刚刚死去的鬼,离开人间而去到另个世界的头七天。在这七天,主角遇到了很多他以前认识而已经去世的人。每位死去的人都有他们独特的人生和死亡故事。他遇见了他那位自杀了的前女友,遇见了病逝的爸爸,遇到隔壁的的租客……

我很喜欢这本书,里头的几件事很能和我起共鸣。在阴间,人死后和其他往生者在一起,不知不觉中很多人间不为所知的事实终于真相大白。我常常感叹,在我所认知的所谓“事实”或“真相”有多少其实是假的又或者被扭曲了的?历史中有多少欺诈?而到底我们周围有多少真相已经成谜?又或者甚至无法成谜,因为已经被掩盖得不为人所知了?《第七天》描述了人间的社会政治背景的种种败象,而其实和马来西亚的情况大相径庭。当局者竭力于掩盖丑闻,又或者扭转真相,真真假假已经被操纵,而媒体的报导已经沦为政治团体的口舌。民众的思想已经变成可被操纵的玩具。可叹,可悲。

有着虚伪腐坏的大政治社会背景引导,原本纯真的爱情、友情、亲情和人的本性便也受到挑战和扭曲。

就这本书,人死后会有两种结局。那些含冤的,无人送终会得到永生(其实就是永不超生)如果没有墓地(因为他们的死亡甚至不为人所知)他们就会去到死无葬身之地,其实是个“鬼鬼平等”的乐园。第二种就是那些死得瞑目的,他们会得到安息。到底永生和安息有什么差别,也是在本书里很值得玩味的。在人间每个人都不一样:容貌,金钱、权位。人死后,竟也有不同的待遇。有些人穿着豪华的寿衣,有些则只能穿殓衣。等待火化时,有些贵宾鬼坐沙发等待,寒酸鬼则做四脚塑料椅。骨灰盒、墓地等等也不同。无论如何,呆在阴间久了,所有的人都变得一样平等了。他们最后身上所有的一切都会败落,剩下一身骨骼。也就因此大家也无法辨认你和我了。

而这样无分别的阴间世界,人间充斥的自私和矛盾皆为化解。

这本书,写不公平、写绝望、写荒诞。但是人间真的就是这样。《第七天》的内容意味深长,我相信我再阅读多一遍,会有更多的体会。

《第七天》余华  著

“非要不可”的决心

我的朋友对我影响颇深。今天想提其中一位,名叫兆隆。不用看,只要听名字就知道他是一位很棒的人物。我从他身上学到一样东西,就是“要就敢敢不顾一切去追”的精神。

前几年,他就读大学。他说他很想参加大学的Exchange Program,去感受外国不同的文化。他想尽方法,拼了命过了无数难关,终于获得赞助和资格去到美国大学学习长达一年的时间。

回到马来西亚,他继续本地大学教育,他向我们朋友下战书,宣布他一定要考获全A的荣誉文凭。我们问他成绩全A那么重要吗?大学还有其他方面的活动和学习如果错过不是也很可惜?他说:“我不理那么多,我确定要的就是得到荣誉文凭就对了。”

他同样也是拼了命,把所有的力量狠狠地投注在实现这个目标,结果他真的获得成功。

大学毕业后我们就开始要背负社会责任了。兆隆想到日本的Toshiba公司应征工作。同时由于他的条件好,所以他有很多选择。各种各样的选择让他犹豫了。在咖啡店,他在我们朋友之间就谈起了他如果去日本Toshiba公司的应征不成功,他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那时我的另外一位朋友颂杰对他说:如果你决定了要去Toshiba公司工作,那你就不应该顾前顾后,畏头畏尾的,这样未免太龟毛。与其你花时间去恐惧、担心和计划种种后路,还不如你花时间去努力争取你现在真正要的。如果要一样东西,那么你就要有那种“死都一定要”的决心。既然你已经具备条件,那么是你决定自己走什么路和自己的命运,而不是由公司来决定。

兆隆听了颂杰的话便起了共鸣,似乎重燃他昔日那种豪迈和干劲。他努力学习日文,充足了自己各种条件后,写了申请书。过后,他获邀去到日本进行面试。去到日本,他成功销售自己,让公司觉得他是人才,没有聘请他是一种巨大损失。兆隆打破了“不能”的思维障碍,成功掌握和决定了自己的路。
我会用破釜沉舟来形容我朋友这种决心和不顾一切的努力。我从这些朋友学到很重要的东西,就是做事情和追求目标要有那种真正的“决心”和孤注一掷“胆识”。如果有目标,有理想,就不要留力,用1000%的力量狠狠努力去实现。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英雄不论成败,只要尽了力,就不用遗憾收获如何。仗着自己年少轻狂,做事情就热血一番吧,如此才对得起自己!


慢慢地,我们都长大

境界

先说几件小事。

今年的烟霾,学校一度停课。学生纷纷询问老师有没有上课。那一个晚上,我告诉几位高年级的学生停课的消息。学生知悉后马上喝彩,并且迅速地向其他同学播报消息。我苦笑对之。

新民华小运动会,我带几位同学参加比赛。项目结束后,学生要求在五条港多留一会儿,于是我便带他们吃早餐。吃了早餐学生还是想尽办法想要多留。坐船的途中岂知下起雨来,学生异常兴奋,连叫:“不用回学校了!不用回学校了!”

更记得在去年三年级我给功课时,学生的态度是欢迎的,甚至有渴望的程度。到了今年,面对着功课,他们是叹气连连。

这些内心的呐喊,是真诚的。我必须承认和正视这种现象和问题。如上所述,学生的厌学情绪可见一斑。

我们会发现学生在经过小学教育后,出到外面,常常经不起考验。品行或是学术的表现走下坡。不只是从小学升中学看到问题,也可以发现到学生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学习的热情逐渐走下坡。

必须承认,这里的教育的本质上出现了问题。当我审视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上课、周会、作业、考试、课外活动……就会压力发现管束、压抑、恐惧是我们主要的手段。学生来到学校,大部分还是处于被动的姿态。在这里,学生服从,接受命令,遵守、听话。那些落后的学生是暂且压抑着对学校的管束的厌恶情绪,而尖子生其实已经对这样的服从姿态感到习惯和舒服。在这样的地方,很难找到兴趣和热情。我们很难想象,经过了六年这样的教育,学生去到中学会“继续热爱学习”,更枉想“突然热爱学习”。

不交作业,是为懒惰;不专心上课,是为消极;上课钓鱼,是为无心学习;说了不听,是为顽劣。我潜心自问,当初我在学院上课,上述的每项“恶行”我有过之而无不及。那时候我们会怪罪于校政和讲师的种种不是。如今,当我看见了学生某毛病,我竟然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斥责,而其实自己也有相同的“病症”,念至于此就觉得自己少了几分宽容和自我反思,着实羞愧。

回归正题,我相信人是好学的。孩子来到世界上就一直问“为什么”实是一种求知的表现。只不过面对着现今的教育,孩子的天性受到扭曲。之所以如此局面,实乃自身求胜心切的虚荣心作怪。积极育人之外,教育也需要沉着和等待。我提醒自己,考试要进行、课要上、书要读、字要写、课外活动也要参加,但这一切的进行得照顾护学生求知的天性。在学校,课室必须避免沦为童心的屠场。学生需要更多感动和情绪的感染。老师必须有鼓动人心的魅力。

如上所述,我很难因为学生在这六年的服从听话而沾沾自喜。自满于现状不可取,自持富于现实教学经验只让自己原地踏步。我知道尚有更高的境界追求。在这一点,我相信阅读。阅读是教育的最根本。学生需要阅读,老师更需要阅读。大家都迫切需要阅读。在追求教育的更高境界的过程,我以阅读作为实践起点。但愿我能够点燃学生对阅读的热情。我庆幸这里的孩子只对作业渐生厌恶之感,而尚未恐惧课外书物。我也庆幸尚未有一个制度强迫或利诱学生而破坏他们对阅读的动机和热情。推广阅读的最佳方法就是感受阅读和书本本身的魅力。目前图书馆好的藏书寥寥无几。竞智华小迫切需要引进更多优良读物。否则,学生很难感受阅读的喜悦,妄谈谈阅读和文学熏陶。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高的山要爬。

祝福自己,永保初衷。

离别

今年的运动会,诗蕊离开了竞智。她的离开让我有很多感触。我和她相处一年多,同在一个屋檐下,咱们经历了太多精彩。

去年,我们一起画壁画,从下午画到深夜。画了学校前面,又画低年级课室,画完了低年级又画高年级课室,之后再画礼堂,一发不可收拾。她和全体老师充分地发挥才干。那时候的拼搏是一种享受。过程中大家都明白,没有了彼此的鼓励和傻劲,这件事还真是难以完成。

人一旦对某件事物付出了,就会有感情。我望着这些壁画,有时会生起恐惧之感。我对诗蕊说:“如果将来你走了,我看到这些壁画一定会想起你,我就会感到伤心。”

这一天终于到来。诗蕊载着满满的情感离开了她深爱的竞智。曾几何时她和大家携手一同奋斗,把充满生气的花朵、绿意和色彩留给了竞智。如今,付出了,努力过了,她说:“我已无憾!”

面对她的离去,我也学着坦然微笑面对离别。这是一段美丽又珍贵的时光,我们彼此互相承诺,会一同迎接未来更多的精彩。

缘起


壁画留影 (我的头发好土哦!)


为学校带来生气和绿意

竞智一伙

离别,再重逢

不好多说

朋友假期来访,他也是老师。我带他去槟城观光的路途中,我和他有了一个有趣的对话。

“光宏,你在学校有什么事是你喜欢做的?有什么事是你不喜欢做的?”我问。

“别人叫我做的事情我就不喜欢,我自己去做的事情我就喜欢。”他答。

起初听起来答案很简单,有点乱来。但想了想,又觉得非常真实,贴切。学校里面只要是别人叫我做的,我会不喜欢,只想随随便便完成它。反而,别人没有叫,我自己主动去做反而很愿意和积极,而且要把它做得最好才可以罢休。

“我在学校每天下午都会留下来,有时会教学生打篮球,和他们玩玩。过后他们看到我有打篮球,就委任我负责学校篮球队。我从此不再喜欢教篮球。”光宏说。

“是咯!在学校有些事情本来我就很喜欢做的,突然别人叫我去做,我就懒惰不想去做那件事情。人就是这样犯贱。奇怪!”我也认同。

人的心理也许就是这样。本来喜欢,处于主动的状态的,别人多嘴一叫反而主动变被动,事情就坏了,真是好心做坏事,徒生反效果!进一步推想,教育中老师和学生之间也是如此,尤其是高年级开始有点想法的孩子,越叫他做功课,他就越不愿意做功课,结果被逼交出来的功课就随随便便,没有一点自我要求和水准,好像只是要做给老师看一样。可以得出的结论就是老师不能有太大的主导性,很多时候是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选择要做什么,怎么去做那一件事。

我相信推广阅读时也是如此。老师能做的就是提供好书和舒服的阅读环境吸引学生阅读,方法很多,但原则就是不能强迫,要努力避免破坏学生原有爱学习的主动性。只要他们自己探索到阅读的乐趣,那么我们就成功了,接下来的路就很好走。

学生来学校就是要被教育,所以教育的本质是被动的。要把被动的事情转化为主动的事情,乃是一门艺术。教育这件事啊,真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