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nesday, December 16, 2009

老师

假期回家,都很大机会会遇到这画面。

“哇阿泉你孩子那么大了,在读什么?”打羽球的uncle问。
“呵呵在读老师哩。”
“哦做老师好啊!好啊!好赚哩,你看现在的补习老师多厉害,赚钱可猛喽。一个月都不知道赚多少!每月又有稳拿的工资,做老师好喽!”

**********

“你读什么?”婆婆来了,她问我:
“我啊,我读老师。”
“读老师好,你可以去外面教补习。在哪里读?”
“我在pahang读。”
“那么远哪……新年有回来吗?”
“噢当然有啊,会回来拜年的!”
“车票买了没?车票可要快点买。”
“噢,是。”
“你还要读多几年?”
“我还要读两年,已经读三年半了。”
“读后可要回来这里教。”
“噢应该是没有,还得和政府做工,政府派你到哪里你就得去哪里。”
“吓?!还要这样的吗?!”婆婆眼睛睁大了,我觉得她很震惊。
“是啊,这样子要五年。”
“吓?!五年?!哼。”这应该是我给婆婆的第二打击,婆婆连摇头。
“读老师,不好!”这是她总结。

**********

和朋友去喝茶谈天。
“你有女朋友啦?”
“嗯,是同班的啦。”
“哇,那么说你的女朋友也是老师啊?!”我的朋友好像精神奔放。
“对啊,你做什么?很奇怪咩?你干嘛那么兴奋?!”
“喂,一起做老师你知道几好吗?一起做工,一起放工,而且假期还是一样!还可以一起去旅行!一年还有那么多假!几好!”

**********

“做老师有什么好?”我故意问他人。
“那么你先跟我讲,做老师有什么不好?”

**********

还记得小学的作文题目--“我的志愿”,那时的答案很标准,也很纯洁。当医生的要医治人们的病痛,当律师的要维护法律公平,当警察的要抓贼维护人民安全和社会治安……为什么当老师?因为老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

走到现在,不能不承认,很大部分的长辈其实灌输的是另种变质的工作价值观。在选择奉献自己或从工作榨取个人利益和方便,我所见到的,多数是后者。

在师范学院的这几年,我庆幸的是我意识到老师,具有非常大的发挥空间。做个老师的,可以有不同的自我要求,而这个要求是广度是很大的。譬如,有要求做大伯公等政府供养,混口饭吃过日子的;有要求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环境的;有要求更高官,更高权力的;有要求成为个管理学生的专家,或作个人见人爱受学生敬仰的老师;有要求教出成绩100分的;有要求上课生动教学法灵活有趣的;有要求像GTO的;有要求改变校风,社会,文化,和导孩子向善的;还有,像雷夫老师一样的……


这种种要求代表工作所可以发掘的价值,自我定位。在老师的工作里,其领域是那么地广大,精彩,那么地可爱。老师所能贡献的,无可限量。与其他职业相比,老师的挑战和生活是那么的特殊胜。我因此而骄傲,因为我身处可以让我发挥的领域;也因此而惭愧,因为至今还未作出什么样具体的行动。

我还期待的是,当老师对自身的人格塑造有何影响。

有人说,人不可以沉浸于梦想和理想世界里,偶尔要以坦荡荡的姿态面对现实。这话有理,面对现实的洪流,我希望将来有能力作出平衡的抉择。一切拭目以待吧!

Thursday, December 3, 2009

《人生》一读





刚读完路遥著的《人生》,觉得好看,因此把些感想放上来,并作些纪录,也希望可以把这本书借给有兴趣的人。

对《人生》这书,我只敢说是好看,原因如下。

如果说这本书很好,这个好那个好,显得自己像个评论家高高在上,然其实自己只是个普通读者,而且是初级的读者,把自己抬得那么高是不敢当的。

如果淡淡又含蓄地说这本书“不错”,这又未免对自己的阅读和这本书太不负责任了,因为这本书岂止“不错”那么简单?而且这也同样会落入“抬高自己”之嫌!

只有“好看”这样的形容词是主观的,饮水冷暖自知,这样一来,便可以免受抨击。重点是,这是我实在诚心又真实的感觉--好看,好看,又好看。故事的情节路线峰回路转,而故事中的发展和诸多矛盾却都是有情有理。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上也深刻留在脑海里,尤其是在心理的矛盾的精神方面。这些在表达书中当时的社会现象,农民劳动和城市生活交汇之处的一线之差,一气呵成。

原本想要写写故事大纲,但由于我post这篇的原意是想把好东西分享,借给有意读此书的人,而如果写了大纲,其效果我预测会和我的原意相背弛。另外,把这中篇小说简化成那么一小段,以我的“功力”,必定使这本好书失色不少。

这令我想起史铁生写的--

……

纪念的习俗或方式可以多样,但总是要有。而且不能简单,务要复杂些才好。复杂不是繁冗和耗费,心魂所要的隆重,并非物质的铺张可以奏效。可以火葬,可以水葬,可以天葬,可以树碑,也可为死者种一棵树,甚或只为他珍藏一片树叶或供奉一根枯草……任何方式都好,唯不可意味了简单。任何方式都表明了复杂的必要。因为,那是心魂对心魂的珍重所要求的仪式,心魂不能容忍对心魂的简化。

从而想到文学。文学,正是遵奉了这种复杂原则。理论要走向简单,文学却要去接近复杂。若要简单,任何人生都是可以删简到只剩下吃喝屙撒睡的,任何小说也都可以删简到只剩下几行梗概,任何历史都可以删简到只留几个符号式的伟人,任何壮举和怯逃都可以删简成一份光荣加一份耻辱……但是这不行,你不可能满足于像孩子那样只盼结局,你要看过程,从复杂的过程看生命艰巨的处境,以享隆重与壮美。其实人间的事,更多的都是可以删简但不容删简的。不信去想吧。比如足球,若单为决个胜负,原是可以一上来就踢点球的,满场奔跑倒为了什么呢?


史铁生--复杂的必要
戏剧演员常说,在舞台上只有小演员,没有小角色。《人生》里头的所有人物,不论是主角还是配角,各有各的性格,心理和精神世界。书中提及农民如何看待洋化的风气。同时,政策和社会伦理面临改革,影响着每个人的命运,而青少年正是扮演着衔接跨时代的纽带。农家村各家的动机和如意算盘,互相交错。

当然,在书中也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伟大的劳动精神。

不可不提的是,《人生》里面还有很大功夫是放在刻画关于爱情的抉择和矛盾。从中,可以领会当时社会的伦理观念,而要求“门当户对”的封建观念正面临改革!路遥对此在书后的书评对话说:

“……这两个人物(刘巧珍,德顺爷爷),表现了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主的一种传统的美德,一种在生活中的牺牲精神。我觉得,不管社会前进到怎样的地步,这种东西对我们永远是宝贵的。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简单的看作是带有封建色彩的,现在已经不需要了,那么人类还有什么希望呢?”
最后,我要说的是,《人生》这本书,我微笑着读,点着头读,皱着眉读,叹着气读,摇着头读,到最后是若有省思,静静地读……

好东西要分享,有兴趣的话就找我借这本书来看看吧!

-------------------------------------------------------------------------------------------------

作者简介
路遥(1949—1992)原名王卫国,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西榆林市清涧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7岁时因为家里困难被过继给延川县农村的伯父。曾在延川县立中学学习,1969年回乡务农。这段时间里他做过许多临时性的工作,并在农村一小学中教过一年书。1973年进入延安大学中文系学习,开始文学创作。大学毕业后,任《陕西文艺》(今为《延河》)编辑。1980年发表《惊人动魄的一幕》,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中篇小说《人生》,获第二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8年完成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平凡的世界》, 于1991年获茅盾文学奖。

《人生》问世不久即轰动全国,反响热烈。由著名导演吴天明拍摄为同名电影后,更是家喻户晓成为中国当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时20分,路遥因病医治无效在西安逝世,年仅42岁。(更多作者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7782.htm)

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
——路遥

Friday, October 30, 2009

《更快乐》阅读心得





更快樂:哈佛最受歡迎的一堂課
Happier:Learn the Secrets to Daily Joy and Lasting Fulfillment 

作者:塔爾.班夏哈
原文作者:Tal Ben-Shahar
譯者:譚家瑜
出版社:天下雜誌

引言

年终意味着考试快到了,学院蕴量着气氛之际,我还是有闲暇阅读这一本书。凭良心说也不是闲暇,是把准备考试的时间用在阅读闲书上。我这样“潇洒”看待考试的功力可归功中学时期的修炼呵!

《更快乐》是让我初级认识唯乐主义的一书。数据指出,多数人在唯物主义盛行下把目光放在物质上的追求和享受,然而忧郁症患率却激增(在美国较六十年代是十倍)。人类对快乐或唯乐主义的关注由此而生吧?唯乐主义主要宗旨是提倡“快乐是终极货币”,“快乐是最终目标”。

以现今社会的等等价值观(如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等“苦行”为高尚行为,或其它宗教观)的不一致,片面性地看待这样“最终目标”恐怕会引起很多误会,而招致“尚未了解先排斥”的情况是可惜的。因此,我讲述中我觉得喜欢,重要且主要,有启发的内容和感想一一尝试表达下来。

内容和感想
快乐是大体上能从生活中体会到乐趣和意义的一种感受。(“这个定义不是指某一特定时刻的感受,而是诸多心理感受的总和。有时候,人在遭遇痛苦之际,整体而言仍有快乐的感觉。”--pg 20)

生活形态,态度和行为模式可区分为四类。如下:

一,拼命三郎型。举个故事说明:

小明小孩时期接受了“先吃苦,后来才有所作为”先苦后甜的观念。小学和中学以考取好成绩为目标,快乐。他期以好成绩换来将来舒适的生活。他寒窗苦读,终于出人头地。成功毕业后虽然拥有高收入,好前景,成功背后却意味着另一个打拼的开始。身处高处的他不得战战兢兢,每时每刻都有相竞争和被淘汰的意识,精神紧绷。时间的浪淘沙下他终于成功脱颖而出,攀上更高的职位。然而这一切也只是另一端竞赛的开始……他没有丝毫松口气的机会和勇气……他开始思考这半生苦辛换来什么?

这类型的人以为达到目标为快乐。可说是活在将来吧!这让我回忆以前的花式操比赛,犹记得赛后宣布我们日新国中管乐队夺冠那刻,的确处于亢奋状态,感觉“之前的辛苦值回来了!练了半年为的就是这一刻!”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一分钟。乘巴士回家,等待回家时快乐却是大幅度减少。隔天一觉醒来,一切恢复如常,仿佛昨天已过去的事情很不真实。如果自问:昨天的快乐去了哪里?自己反而空虚,无从回答!可见,抱着目标,所取得的快乐是短暂且不可靠的。

尽管如此,设立目标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没有目标,过程就算极有乐趣也显得没有意义和方向。

虽如上所述,我还是肯定过去的乐队生涯是快乐的。花式操冠军其实从来不是我最最想要的。我在中生和旧生时期很快乐,乐趣是交朋友,叛逆。我也有了自己的嗜好--打鼓。我不敢说乐队给了我什么前途上的意义,但是参加乐队过程中我至少开始寻找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在乐团,我非常投入忘我。能够快乐地“顺便”达到全槟第一,是我们全体一起共享的荣幸!

二,享乐主义型。这是以享乐为主,把享乐和快乐划上等号的人。按作者所述,享乐和快乐是不同的,因为享乐看重乐趣,但缺少了意义。这和拼命三郎型相反,拼命三郎型是只顾及意义,却忽略了乐趣。享乐主义可说是只在乎过程,不在乎结果。如吸毒的过程的却过瘾,但将来的事就可想而知了!

三,虚无主义型。这形式既无乐趣,也无意义。我开始读到这里时会想,有可能会有这样“型”的人咩?按例子:三郎拼命,长久下来意识到无止境的追求目标为乐是不行的,既然如此便转换成享乐主义型,炒老板鱿鱼,罢下所有工作,痛痛快快放长假享乐,什么事都甭作!但长时间享乐,终日变成颓废空虚并且无事可做,这反而又是另类痛苦,精神上的煎熬了。如此一来,人便产生一种“不可能能快乐”的错觉。所以可以接受也看待生活既无意义也无乐趣为正常了。我尚未见过身边有这类人哩!

四,快乐开朗型。这是书中主张的类型。意义和乐趣兼具,即讲现在的乐趣,亦顾及将来的利益。比如喜欢旅行,阅读,社交的人,进行自己的兴趣,既得现在的快乐,成长之余也有益于自己的将来。

随想

常常听父母念孩子,老师训孩子:

“你现在要读好书,将来才有好的工作。”
“现在辛苦一点,以后就很senang了。”

上述这种现象说明大人们惯有的一种迷思:童年的时光不重要。常有大人认为人生每个阶段的价值不同,而最重要的人生阶段是长大后创业时期。这对孩子而言是很无辜的,因为他们既无权,也不会抗议,而同时大人们举起:“我是为你好”这种伟大的雨伞。孩子们很乖,认为大人都是很厉害了不起的人(什么吃盐多过吃饭),也不会计较自己的当下的时间是否宝贵,理所当然里又掺杂着压抑,度过了人生其中一个宝贵的旅途:

另外,大人们对孩子如是说,便是灌输“读书是苦事”的错误讯息,进而让孩子认为读书是牺牲现在,成全将来的。如此一来,读书只不过是为了将来的目标:一张文凭。把视线放在考试,求学过程的乐趣是常被忽略的,小孩也因此无法从学习本身就是奖励,快乐。如今的学生标准机械化的情况也拜这种观念所赐。

尤其问及正受教育的名校小学生:读书是为了什么?他会大声且深信不疑地告诉你:

“考七个A!这样就可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然后进某某名校!然后就有奖学金出国读书!然后出来做好工!”

我纳闷,这里有哪一点是说明读书是为了现在的自己活得更好?

童话故事常有这样的镜头:公主和王子经历了什么什么险境后终于重逢相聚,长久厮守在一起,永远过着恩恩爱爱快快乐乐的生活。人们以此类推,一般认为结婚后的日子快乐无疑,好像上了天堂永远没有烦恼。

一样的情形,孩子好像深信大人说的:只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等于上了仙境,一劳永逸。

“考七个A!这样就可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然后进某某名校!然后就有奖学金出国读书!然后出来做好工!”

我没有再问下去。这话里边,我听到孩子对将来美好未来的展望和将来悲哀无助的呐喊。

Thursday, October 1, 2009

《雪中足迹》读后感


我相当仰慕圣严法师,对他的一生充满兴趣,我常想:他是如何开发他的智慧和慈悲心的呢?很高兴且幸运地,我找到了这本他的自传--《雪中足迹》。这是我第二次阅读这本书。

圣严法师写这书的时候已经是七十七岁。而在今年,圣严法师圆寂了,圣严法师对佛法有那么深层的研究探讨和见解,他的去世是我们的巨大损失。现在想从阅读中得到的一些启示稍作记录,或与读者讨论分享心得!(上个post写了第一回,这时已经读完整本了,算是读后感吧!)

*** *** ***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我对书中描述圣严法师吃苦耐劳的一生印象深刻。圣严法师出生几个月后便经历一场大水,家里一切都消失在河里,过后其父亲塔起茅草屋,便居住下来。在年幼时,他在家身为老么的工作是捡拾动物留下的粪便。过了几年又目睹洪水台风带来的灾害,尸体在泛滥的大河上浮肿,狗猫啃咬着残骸,鸭子啄食尸体的眼球!在幼年时起就目睹这些惨象,这让他感到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虽然如此,在那一刻,圣严法师感到的不是恐惧,而是生命是美好的。这样积极的见解是我究竟预想不到,大开眼界的。

十三岁,由于家中贫困,母亲对一位客人开了玩笑,说干脆他去做和尚好了。他说:当然好了!从此踏上了出家人的路。

然而那时政治动乱,国民党和共产党之间的战火如火如荼的连续着,蔓延到寺院去。他们拆毁寺院,在这恶劣的情况下,圣严法师离开而去到了上海。上海的佛教的情形非常低迷,寺庙的和尚们天天忙碌穿梭殡仪馆做超荐经忏以维持生计,根本没有清净修行。许多和尚还俗(可是还是继续做所谓的佛事),还有些吸毒,上“红灯区”。

战火连绵着,为保生存,圣严法师不得不做出还俗从军的抉择,而开始了军事训练,和受政治教育课。当时的麦卡锡时代,曾经有几次,圣严法师被怀疑是共产党的奸细而差点被处决!

经过了好多的波折,凭着坚定的信仰和愿望,圣严法师终于回归出家人的梦想了!他开始拜东初老人为师,从而展开真正出家人的超级魔鬼式训练。书中叙述的经历十分有趣而且具有启发性。《棒下出孝子》,《流浪》,和《吃苦》这几章对我来说十分好看!

*** *** *** ***

随缘

常说:随缘!随缘!误解的人到最后变成滥用至什么事都随缘,进而让命运和环境摆布,做事消极,随随便便!我想,很多时候我们都忽略了我们自己也是“造缘者”,我们也有自己的使命,造就整个大千世界。这个世界变得如何其实是和自己息息相关的,而不是单向的任由被环境和周遭的人影响。世间无常无可否认,但在面对未来之前,未必只有“听候差遣”的份儿。若想要在将来有所贡献,那么当下就必须为目标准备好自身所需要条件。尽了力,自己聚足条件后,再配上因缘的促成,目标才能一触即发。我认为这才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任的态度

圣严法师从未刻意计划人生,年轻未出家前,他不知道他要做什么。即使在成为比丘后,他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想要过出家生活。然而他有个大方向,那就是将佛法和大家分享。在恶劣的情况下,他继续深入修行、阅读、协作、自学、充实自己,以期未来对社会有贡献。

我自认一生是非常幸运的。我有一个不变的原则:从来不让自己流于满足或陷入失望中。一帆风顺时,我不让自己志得意满;遇到困难、失败时、我不气馁。我会找到办法让自己走下去,当我走进死胡同时,我会转弯另找出路,继续保持前进,因为如果我停下来,就没希望了。

人格或思想上的成就并不是一气呵成,而是靠平日的自我建设。充分好自身条件后,当社会需要你,你就有发挥的余地。

Saturday, September 26, 2009

《雪中足迹》第一章--芒鞋读书心得

《雪中足迹》--圣严法师自传这本书之前已经读过一次,现在居然有些模糊了。经过老师朋友的介绍,看过几本圣严法师的著作,如《佛学入门》,《正信的佛教》,《智慧100》,《拈花微笑》等,各有不同且不凡的深度,总觉得圣严法师的著作给我启示很大,深深影响了我。现在想再度回味这书的力量。

第一章《芒鞋》

天将降大任于是(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第一章叙述了圣严法师的……算是童年吧?圣严法师是六个孩子中的老么,出生时非常瘦小,还很多人说看起来像只田鼠。所以父母起名为--保康,永保健康。
圣严法师的童年家庭贫困。他全家经过一场大水后,搬到常阴沙,租了快地,塔起茅草屋。全家住在同个房间,床是木板,由四支柱子撑着,上面铺着干草,再盖上棉布被子。早饭是玉米或燕麦粥,有时是没有味道的,因为没钱买盐!午餐和晚餐则是浓粥中加入地瓜签和淹渣菜。

母亲和姐姐做针线活、编织,父亲哥哥编制麻绳和做芒草
鞋、为其他地主耕地。老么的工作呢?
“老么的工作就是稻田里捡拾动物在夜间留下的粪便。我把狗、马和驴子的排泄物铲到草蓝里,再把铲柄穿过草蓝提把,举起草蓝扛在肩上,然后继续寻找下一堆粪便,铲柄上有钩子固定着草蓝的提把。这些粪便,和我们的粪便(收集在户外粪坑中的大陶土罐)就成了田中的肥料”
虽然物资极度贫乏,但是我觉得他们的精神(spirit)一点都不贫乏。
“我们物质贫乏,工作辛苦,但在记忆中,一家人过得很快乐。我的父母亲是完美的结合,从来没有看过他们争执、吵架,这主要是因为我的母亲,她是一个非常聪明、有能力的人。我的父亲只要去田里工作,提供家人食物和金钱;而我的母亲则支撑着整个家,主导着我们的生命。我的父亲非常感恩我母亲,她接纳了母亲的坚强和力量,而我的母亲则以敬爱回报他!”




圣严法师的小时候目睹洪水和台风。
“当台风终于停止、风也歇了,父亲带我去探访二姐的家,虽然他们的房子还在,但是在堤岸外的土地却全部消失了,在洪水退去的地区,其他人家也只剩下残留的茅草屋顶。被冲毁的东西漂浮在水上,饿得半死的狗和猫啃着残骸,人的尸体在水波上浮浮沉沉!他们的衣服全部被扒光了,躯体开始肿胀、腐烂。”
“男尸面朝下漂浮着,身体弓起来,只有背部露在水面。女尸多数是面朝上漂浮着,头后仰,头发散乱,两脚垂在水面下,她们的身体也弓着,只是肚皮朝上。小孩的尸体则吹胀得像河豚,惨白的肚皮浮肿,披着像麻风病患者的鳞状灰色背皮。鸭子们啄食着他们的眼球。”






“雨终于停止了,艳阳高照,腐烂的尸臭味弥漫着整条河水。这真是个悲惨的经历,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我一直在夜半恶梦中惊醒,生命的脆弱让人如此震惊,不只是承认,连孩童都感受到了。我亲身目睹的惨象,就像释迦牟尼佛证悟的道理一样:世间危脆,常处动乱。生死流转,犹如苦海。”

我觉得第一章最后这个部分最震撼
“站在那令人作呕的河边,看着一具一具的死尸漂浮着,我顿时领悟到,任何人随时都可能死亡。如果我们是住在那一区,我们也已经死了,看着那么多的尸首,生命无常的观念就印在心中。然而,我感受到能活着是那么美好。在这场撼人的惊吓中,在那一刻,我感受到的不是恐惧,而是生命是美好的,我们应该珍惜生命!接下来的几个星期,残骸带来的恐惧逐渐褪去,取代的是接纳的心!在那幼小的年纪,我已领悟了当死亡来临时,我们无计可施,只有接受它!

“在这一生中,我经历了许多的死亡,来自于战争、饥荒和病疫。我现在已经走到生命的尽头,很快的,有一天我也会死去。但在那场洪水中,我所领悟到的道理仍存于心中,我知道担心死亡是没有用的!”

“重要的是死亡来临之前,好好地、全力地过生活。”
写着写着,我也不禁鸡皮疙瘩了。现代的我(或我们)吃好住好,有空四处埋怨,又经历了什么痛苦,接受了怎样的事实?
只有希望将来可以常常找到挑战自己的机会,从中尝尝失败的滋味。要不然,福建话就有一个字形容:且!(脆,fragile的意思)

Thursday, September 24, 2009

《数学符号史》阅读心得



阅读心得

《数学符号史》全面性的介绍数学符号。此书主要分为五章:算术篇,代数篇,几何、三角篇,高等数学篇和最后的符号学篇论数学符号史。

打开这书之前虽然曾接通过学院的课程接触过数字的发展史(所谓数字就是今天的123……,9,0)但其他方面如运算法则符号,公式符号,概念符号的由来(+,-,×,÷,=,±,∽,∑,⊙,⊿,⊥,!,﹙,﹚,|,≈,≠,∫,∪,∩……)还是缺乏了一定的“警觉姓”,认为是“与生俱来”的。而幸运的是这本书非常完善,拥有很好的概括性,而足以弥补学院课程里的种种不足。

喜欢的部分是第五篇。我认为,第五篇是整本书的精要,是最精彩的。前四篇可以说是介绍数学符号的发展,繁杂的发展史的确难啃难记。在读前四篇的过程中,其实会怀疑这是不是纯粹一本参考书,看越多就忘越多。这样一面一面细读也许不太明智。我朋友问我,这书好看吗?我说:不太好看(我的意思是不容易看,毕竟感觉这些知识还是很“硬”的)。一直坚持到第五篇后,之前的一切疑惑顿时雾消云散!前四篇其实在灌输人文价值方面扮演满重要的角色。没有前面高幅度的仔细介绍,第五篇精彩的总结恐怕很难与读者起响应而继以建立与作者的共识连接。

我认为这书除了丰富的资讯以外,更可贵的是让读者了解数学符号的所起的重大作用和其所发挥的不同的性质。同时也深入探讨数学概念的发展,因为数学符号和数学概念的发展是同是相辅相成的,换句话说,没有好的符号,便无法精辟的诠释深奥复杂的关系和思维。相对于日常书面语言于口头语言的各种局限性,我认为读者得以认知数学的语言的精简的必要性,从而孕育欣赏与鉴赏数学符号的能力。

随意记录了一些书内我觉得有趣的内容:

罗马的四则运算

罗马数字记数法是相当笨拙的,这使得算术四则运算非常复杂,实际上阻碍了数学的发展。例如,一个简单的数要写成长长的一串,……3888记为MMMDCCCLXXXVIII。在四则运算中也十分繁难,如计算4×235,用罗马数字计算,方法是,先用IV(4)去乘CC(200)CCCCCCCC(800),再数C的个数,缩写成DCCC,即五个C换成一个D;再用IV4)XXX(30),XXXXXXXXXXXX(12X120),在把12个数X改成CXX。上面两步的结果写成DCCCXX(920),然后再用XX加到DCCCXX的后面,最后结果得DCCCXXXX(940)。可见用罗马数字运算是件不容易的事,难怪古罗马、欧洲的学生严恶繁琐的自然数四则运算。当时“会乘法就可以成为专家了”,“精通四则运算就可以做学者了”。

此书引用--梁宗巨:世界数学史简编,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67~688页

零的故事

……数学世家还把0比作“哥伦布鸡蛋”。O的形状不仅像鸡蛋,其中还含有深刻的哲理。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1493年返回西班牙后在欢迎他的一次宴会上,有人大声说:“到哪个地方去没有什么了不起,只要有船,谁都能去。”哥伦布拿起一个熟鸡蛋说:“谁能把鸡蛋用小的那一头竖起来?”许多人试了试都说不可能。哥伦布将蛋在桌上轻轻敲破了一个壳,就竖起来了。于是又有人说:“这谁不会?”哥伦布说:“看别人做过后才说简单是没有用的。”凡事都有开创时的困难,有人开了端,仿效却是很容易的。零号的诞生蕰含着哥伦布巧妙的鸡蛋比喻。

在历史上,零的哲学意义曾一度超过了他的数学意义。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零比任何一个数的内容都丰富!……零的功用不可磨灭,究竟什么是零呢?有种种说法:“小于任何给定的量的量”、“消失了的量的鬼魂”、“没有数的数”、“无形的有,有形的无”、“无穷小量的极限”、……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的来源

雷科德在文章中写道:“为避免枯燥的重复is aequalleto这个词,也就是等于,如像我经常在自己的工作实际用到那样,我就放两条平行线同样长=的一对双生子,因为任何两件东西,不可能比他们更相等。”

转引自《教学与研究》中学数学,1981年第四期

点的自述

我是一个“点”,

曾为自己的渺小而难堪;

看看庞大的宏观世界,

只有闭上失望的双眼。

经过一个数学教师的启发,

我有了一个新的发现:

两个“点”

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三个“点”

能构成一个三角形,

无数个“点”

组成圆的“金环”。

我也有自己的半径,

我也有对着的圆点;

不信,从月球上看地球,

也是宇宙渺小的雀斑。

我欣喜,我狂欢!

谁没有自己的位置?

不!你的价值在闪光,

只是,你还没有发现!

《文艺报》1986年4月19日

“点主义”和“d主义”

牛顿与莱布尼茨的微积分,数学史家们还诙谐地形容当时“发明优先权”之争20多年……当时迷信牛顿的崇拜者,夹杂着狭义的民主偏见,迟迟不接受通用的莱布尼茨所创造的微分、积分符号及其方法,甚至双方停止学术交流。拘泥于牛顿的流数术的人,妨碍了英国分析数学的发展,结果使……历史证明排外的做法是错误的。

一个国家(或个人)离不开对外国科学技术、文化的学习和交流。有人诙谐地比喻道:“你吃的是猪,长出来的是你的肉,而不可能是猪肉:你喝的是牛奶,长出来的还是你的肉而不是牛肉。”

数学符号的意义及其重要性

数学符号就是在数学文献中用以表示数学概念、数学关系等的符号和记号。具体来说,是用来记录数学概念、命题和演算的。

数学思维是一种典型化的科学思维、抽象思维,于把此种科学抽象思维准确、有效的表达出来、传播出去,已为人所感知,单纯依靠基础层次日常语言,已经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有的人还要不断研究符号的使用方法,反复思考前进,回旋上升,使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描述逐渐深化,达到较高水平。

数学符号相对于日常书面语言与口头语言是有局限性的,它是为适应数学思维特殊需要而出现的。因此,人们认为:数学符号是数学科学专门适用的特殊文字,是含义高度概括、形体高度浓缩的一种科学语言,也就是说,它是一种便于记录和阅读、加速思维进程和高校传播思维的科学书面语言,其作用不仅方便了数学研究和数学知识的传播,同时也把人类语言学推进到一种新的高度和广度。

数学符号的教学

数学符号不是数学教学和数学研究关注的主体内容,它只是为数学教学和研究服务的一种重要工具。因此对数学符号的关注既不能忽视,也不能作为一种数学目标,而应作为一种教学需要(而另发挥其功能)。

数学符号的教学建议:

1. 理念问题。我们既认识到数学符号在记述和表述高度抽象的数学思维的作用,,又要高度重视它在数学教学、数学理论研究、数理逻辑和计算机教学中的巨大功能,从而有意思得让读者掌握符号工具,为将来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打下基础。但是,我们不能脱离读者数学思维能力,尤其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不应过早的引用教材以外的数学符号丛林,造成喧宾夺主的被动局面。


2. 弄清数学符号的含义和实质。(不详述书中内容)


3. 学习数学符号不是目的。;了解、认识、掌握和运用数学符号本身不是目的。通过他要达到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简化和加速思维进程的训练,提高抽象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数学自学能力。


4. 注意运算符号和数量符号的混淆。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发生类比错误。如数量关系m(a+b)=am+bm是正确的。但错误地类比,就会出现log(a+b)=log a+log bsin(a+b)=sin a+sin b等错误。残生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把logsin这些运算符号认为是数量符号,而套用了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教学时应特别指出,符号是不能运算的,只要数量才能运算,因为表达数量的字母可以用不同的数替代,甚至可用式子代替


5. 还有其他很多,不放上这里了。

最后,《数学符号史》也为我弄清一些数学重要的问题和概念,如不定式符号0/0和微分的关系。这些对我启发甚大,也许可以身边人分享。


作者简介


  徐品方,1935年生,四川西昌市人。1958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今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系。四川西昌学院副教授,四川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数学会及数学史分会会员。四川省科普作家,凉山州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



张红,1967年生,四川省内江人。1993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基础数学专业,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数学与软件科学学院副教授,四川省工业与应用数学会理事,中国数学会及数学史分会会员,从事数学史与教学教育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