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16, 2011

《如何阅读一本书》第三层次的阅读——分析阅读(第一阶段)

分析阅读第一阶段有四个规则。而这四个规则是由整体性,有同一个目标的:回答关于一本书的一些基本问题——整本书谈的是什么?整本书的主题是什么?作者如何运用一些根本性的次要主要或议题,按部就班来发展这个主题?

规则一:依照书本的种类与主题做分类。
你一定要知道自己在读的是哪一类书,而且要越早知道越好。最好早在你开始阅读之前就先知道。既然书本所要传达给我们的知识不同,对我们的指导方式也会不同。如果我们要跟随这些书本的指导,就应该学习以适当的态度来阅读不同的书。

要如何运用这个规则呢?先检视这本书——用检视阅读先游览一遍。(按:见检视阅读篇)许多人忽略书名或序言,认为将书做分类是没有必要的。其实知道在读的是哪一类的书是很重要的。作者也会花许多努力在前言中作说明,通常也试着想要让他的书名易于读者理解。

阅读书名很重要,但还不够。除非你能在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否则世上再清楚的书名,再详尽的目录、前言,对你也没有帮助。然而,光是将书籍分类到某一个种类中还是不够的。要跟随第一个阅读步骤,你一定要知道这个种类的书到底是在谈些什么?只有当你自己心中有一个分类的标准,你才能做明智的判断。(按:下面谈的书籍分类法即是作者建议的“分类的标准”。)

书籍的分类法
书籍的主要分类法,一种是虚构的小说类,另一种是传达知识,说明性的论说类。进一步,在论说性的书籍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讲历史从哲学中分类出来,也可以将这两者从科学与数学中区分出来。

现在在此书,我们要确定的是一个适用于所有论说性作品的基本的分类原则。这也就是用来区分理论性与实用型作品的原则。

实用型VS理论性作品
实用是与某种有效的做法有关,而理论所关注的却是去明白或了解某件事。要让知识变成实用,就要有操作的规则。理论性的作品是在教你这是什么,实用性的作品在教你如何去做你想要做和的事,或应该做的事。

理论性作品的分类
照传统的分法,理论性的作品会被分类为历史、科学和哲学等等。

历史
历史的本质就是口述的故事,历史是某个特殊事件的知识,不只存在于过去,而且还经历时代的不同有一连串的演变。历史家在描绘历史时,通常会带有个人色彩——个人的评论、观察和意见。

科学
科学则不会太在意过去的事,他所面对的是可能发生在任何时间、地点的事。科学家寻求的是定律或通则。他要知道在所有的情况或大多的情况中,事情是如何发生的,而不像历史家要知道为什么某个特定的事件,会发生在过去某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

哲学
哲学比较像科学,不像历史,追求的是一般的真理。但是哲学家所提出的问题跟科学家又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相同。如果一本理论的书所强调的内容,超乎你日常、例行、正常生活的经验,那就是科学的书。否则就是一本哲学的书。

哲学家和科学家都同样需要思考与观察,只是他们会就不同的观察结果来思考。无论他们如何过的自己想要证明的结论,他们证明的方法就是各不相同:科学家会从他特殊经验的结果做举证,哲学家却会以人类的共同性做例证。历史学家论证的方式不同,说明事实的方式也不一样何况典型的历史书都是以说故事的形态出现。

规则二:用最简单的句子说出整本书在谈些什么。
使用一个单一的句子,或最多几句话(一小段文字)来叙述整本书的内容。我们揣测一个作者想要干什么,想做什么,也就是在发现这本书的主题或重点。对于“整体内容”,你必须要确切清楚的了解才行。不要满足于“感觉上的整体”,自己却说不出口。如果一个阅读者说:“我知道这本书在谈什么,但是我说不出来。”应该是连自己也骗不过的。

有两件事得提醒。首先,一位好的作者,会经常帮助你整理出他书中的重点。其次是要小心,不要把提供给你的那些书的重点摘要,当做是绝对又唯一的说明。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可以有各种不同的诠释,没有哪一种一定对。(也不是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因为还是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检验其正确与真实性。)

规则三:按照顺序与关系,列出全书的重要部分。将全书的纲要拟出来之后,再将各个部分大纲要也一一列出。
将书中重要篇章列举出来,说明他们如何按照顺序组成一个整体的架构。第三个规则不只是将各个部分排列出来,而且要列出各个部分的纲要,就像是各个部分自成一个整体,各有各的整体性和复杂度。其实不一定得跟着书上所出现的章节来归纳一本书的架构。作者拟定了纲要,以写出一本好书。读者则拟自己的纲要,以便读得明白。

找出真正的架构有多重要呢?除非你遵循规则三,否则就没有办法有效的运用规则二。将书中的重要部分列出纲要,并说明这些部分如何印证、发展出全书的主题,就有助于你掌握全书的重点摘要。

概括规则二和规则三的概念,那就是一个作品应该有整体感,清楚明白,前后连贯。所谓文章的清楚明白,就是跟纲要的区隔是否清楚有关,所谓整章的前后一贯,就是能把不同的重点条理有序的排列出来。

规则四:找出作者在问的问题,或作者想要解决的问题。
发现作者的意图,找出作者要问的问题。你应该有办法说出整本书想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次要问题是什么,而且能明智的将这些问题整合出顺序来。(那个问题要先后回答的?)

规则四,和前两条规则产生前后呼应的效果。大多数读者对一本书的主体或重点就可能很不清楚,当然,所列出来的架构也是一团混乱。他们看不清一本书的整体精神,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整本书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整体精神。他们所理解的整本书的骨架,也欠缺这个骨架最后想说明的目的。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