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September 28, 2010

《佛法是救世之光》--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笔记(上)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一般是在《般若波羅密多心经》中得来——玄奘译本,前后的文段是:

“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物色,无受、想、行、识”。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什么意义?为什么要这样说?这应先理解,“色”和“空”所代表的意义。

“色”等是我们触对的世界,物理(生理)、心理现象的世界。被称为“自己”的身心组合,认识到的境界,就是“色”等,这就是当前的现实。学佛法,是要在这现实(五蕴)中,如实觉照而得大解脱(度一切苦厄)。究竟的修证体验内容,是一般心识所不能意解和想象的;也不是一般语言文字所能表示的。这是什么都不是,连“不是”都说不上的。佛陀说法,不是为了说明这个,而只是就众生当前现实身心,指示,引导,使学者在修持过程中,离却颠倒、错乱,而趣向,临入这一如实的境地。在无以名之,强为立名的情况下,就称之为“空”,“空性”(也称无相、无作、不生灭等)。

“空性”,圣者们的体证,是有浅深的;而为一切圣者所共证,是没有差别的。就现实“五蕴”而体证“空相”中,表现为大乘菩萨的,不只是“照见五蕴皆空”,而是从“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去证入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修持上是观法,是趣入“空相”的方便。

小乘的圣者,观“五蕴”而证入“空寂”,意境是“超越”的,是超越于生死的。因而倾向于离五蕴而入空,离世间而证涅磐。从而作体系的理论说明,生死和涅磐各别,形成两项不同的内容。基于这种意解,流露出“遗世独存”、“出淤泥而不染”,离世心切的精神。

另一分证入的圣者,觉得迷悟虽然不可同日而语,而迷者现前的五蕴,圣者现证的空相,绝不是对立物。观五蕴而证入空相,空相是不离五蕴,而可说就是五蕴的;就是五蕴的实相,五蕴的本性。没有离五蕴的空,也就没有离空的五蕴了。这一类圣者,就是被称菩萨的。依蕴而契入空相,意境是“内在”的。真理不离一切而存在,基于这一特质,自然倾向于即俗而真。由此而发为理论的说明,那就“世间即涅磐”,“生死即解脱”,“色即是空”,“无名实性即菩提”了。基于这种特质,而表现为菩萨的风格,那就“即世而出世”,“不离时间儿同入法界”;“不着生死,不住涅磐”;“不离世间”,而流露出“涅而不緇”的精神了!

根源于众生的当前事实,由“色”而趣入“空相”,是佛法的根本问题。菩萨的特质,虽为“即俗而真”,“即色是空”,不离乎世俗,甚至以贪嗔痴为方便。然在修证的过程中,大乘还是“照见五蕴皆空”,还是证入“诸法空相”,“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五蕴是众生当前的事实,熟悉不过的生死现实。修证的目标,当然不是五蕴,而是即“色”观“空”而契入“空相”。在没有契入“空相”以前,也说不上即色即空的妙悟。所以观“空”而契入“空相”,就是转迷为悟,转凡成圣的关键所在。

在方法论的立场上,“色”为什么是虚妄,是假象,是空?为什么这样的观照,能趣向,契入“真如”、“空相”,就都是可以论说的了。修整的方法问题,成为理论问题。解和行相应,从可说可分别,而能导向离言无分别,是佛法的大方便。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