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November 19, 2010

童年与解放读后感















《童年与解放》是台湾学者黄武雄教授的代表作之一。有人这样评价它:“就深度和广度而言,《童年与解放》绝对称得上是台湾教育和教改的扛鼎之作。”


一年一度的大假期终于到了!之前一段时期唯恨考试缠身,读起课外书特别不安心。现在拥有这样的时空真好,可以任我堕落,即也可以借此自我充实一番。某层次的意识上我是选择后者的,但我清楚知道前者的力量会“与时俱进”,所以在假期前把这些障碍扫除掉,(主要的障碍是失去节制的电玩)落个一干二净!

假期吃掉的第一本书就是黄武雄的《童年与解放》。在读这本书之前的好一段日子,读过它的姐妹作《学校在窗外》。照理阅读的先后次序应该是先读《童年与解放》,才读《学校在窗外》。但由于《童年与解放》曾一度卖断货,只好先读《学校在窗外》现在再补读《童年与解放》。然而现在发现,这样的读法其实也OK啦,最重要的是没有错过这两部就好。

我要说的是这两本书超能够和我的个人经验和正在(或已经)学习的相结合,互相印证。这是因为我在师范是主修数学的,而刚好我曾经在头几个学期一度热心地沉浸在数学的问题学问打转,不断地解题,再解题。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对的答案之外,更重要的是我似乎比较掌握到数学的精髓和精神。当中略领会数学中的抽象语言的妙用,更体会进出于数学中特殊和普遍之间若干的关系。而黄武雄又是“台湾大学数学系教授,专业几何研究。一向关怀教育发展,是社区大学的创办人和教改的先驱者。”在此书,作者频频从数学来切入和探讨诸多问题,而我也得以从自己学过的数学背影和经验和书中的内容相碰撞,所以没有太吃力就能理解,甚合我胃口!

(慎重要求:对数学有兴趣的,一定要参见“千年记忆的大石”篇!)

这书主要是谈关于人的“自然能力”(接下去《学校在窗外》谈的便是文明能力)并提出此能力接下来对教育的实践和问题。有关主要内容的这里就不写了(其实也不太能写因为整本书的结构严谨)。

那么尝试在这里留下对这书一点点主观的感觉吧。

这部书留给我不少惊叹。其原因有以下:

一、作者在分析事物的能力实在是强强强,如今的我只能“吃尘”。若要见识什么叫“客观里不失主观”,“主观里不失客观”(我好像在玩弄字眼吗?)的分析的功夫,参见此书是也!

二、这本书很有“原创性”的感觉。(我又在写什么?当然此书乃黄武雄原创呀!)不过这里要说的是黄武雄从探讨诸多理论中,难能可贵地建立起“自然能力”和“文明能力”的两个概念而得以解决一些问题并进一步地理解和探讨,从中开拓了另一番视野和探讨的空间

三、这书令人思考,和反思。这书令我所思考并继续建构新的世界观,儿童观,和关于“人”的种种观点。而在反思里,这部书提出了很多当今社会和教育的批判(讽刺也有),并进一步积极地指出的实践的空间。与此同时,我就是在当今这样的社会和教育情况的产物。如书名的“解放”两字,在这书里我的确获得某层度的“解放”,这是很令人激动的。

正所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再举下去恐怕也会使读者“士气不振”。在这里我只能多放四个大字:


节录:

挫折感起因于人对人的竞争。人的幼儿不因尝试失败而感到挫折。小孩很快会从人对事物的失败中站了起来。但人对人竞争的失败,会使孩子逐渐在人比人中失去信心,而感到挫折。(二十四、僵化与老化)


当小孩在长大,在濡染周边大人偏见的同时,通过知识,拓宽小孩的视野与胸怀,使儿童认识不同时空下的人,通过书本或故事,使儿童融入与他一样圆颅方趾的人类所经验的思想感情及其悲欢机遇。。这样将儿童天生超越偏见的特质加以定影,便是人格教育,便是人类爱的教育,也是人本教育。(二十八、童年)


喜欢异类、欣赏异类是开放心灵的高尚气质,也是文明人最短缺的事。三岁的黑白娃娃玩在一起,不分彼此,可是八岁的黑白儿童开始互相疏离,十二岁的黑白少年则因莫名的种族歧视在街头打群架。文明社会即存的价值,随着年龄渗透了儿童原本开放的心灵,塑造出人的偏见。(二十九、创造性工作与人类爱)


“人类多样化的意识在人文主义中渐次觉醒,可是人的世界却在后期资本主义经济中单元化。全世界触目所及,都是几十家跨国厂牌的商品:可乐、牛排、流行衣饰、电动玩具、规格汽车…………。人自身所处之世界的特殊性迅速在消失。人没有乡愁,也无法从自己生长的山水中孕育出艺术的感情,颌取艺术的材料。失去特殊性、艺术家所面对的只剩下被抽去生命的普遍性。…………

中期资本主义的表象至少曾经是多样化的面目,但到了后期资本主义,却露出它单元化的本质。隐藏在琳琅满目的多元化商品之后的,正是人类创造力的衰竭,人类文明的萎缩。”(四十六、停顿的历史)


“幼儿的行为反映出人较多成分的自然状态。一般人把幼儿抢夺玩具当作人天生自私的证据。事实上,幼儿之自我中心是认知性的。人初生下来,面对完全陌生的世界,求生是人的本能,而求知则为求生的延长,幼儿离开母体后要能迅速认识世界,才能独立生存下来。……人所有的知识皆起始与他与世界绵绵不断的互动。通过感官传来的知觉,则为互动关系中唯一的媒介。
换句话说,幼儿只能认识到他感觉得到的东西,而所有的感觉都有他自己的感官出发,离开他自己能感受的领域,他便一无所知。在他出生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无法意识到别人的感觉。当他抢夺别人手上的玩具时,他不能感受到别人的难过。不想成人把别人所拥有的抢过来据为己有时,已明知这样的行为会带给别人痛苦;而只有在后者的情境下,抢夺的行为才能被看成自私的表征。 所以说幼儿的抢夺玩具是认知现象,而非一种道德现象。这是天生心智发展上的一种限制,不能由此证明人的天生自私。”(六十一、儿童的自我中心)


客观性不等同于绝对性。(六十六、哥本哈根的古谚)


















《学校在窗外》--《童年与解放》的姐妹作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